玉米新品种“大丰30”的选育及配套推广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04 17:15
玉米新品种“大丰30”是利用国内已成熟运用优质玉米自交系Mo17和国外具有多基因抗倒性的玉米自交系PH6WC相结合,通过轮回选育、自交加代的方式,在保留了国内优秀自交系高光效、高产优势的基础上,结合美系自交系材料优良的抗倒、耐密性,较好地利用了国内国外玉米种质资源的优势,达到国外骨干玉米自交系本土化运用的目的。在品种定名参试过程中于山西春播早熟区、春播中晚熟区均具有优异的表现;经过对“大丰30”玉米新品种开发立项阶段系统性风险评估分析,结合国外大型优秀玉米种子企业开发新品种的经验,先后完成了该品种杂交种制种、生产、加工配套技术研究,品种耐密性、抗病性、主要栽培技术措施等在内的中试研究后,于2013——2015年,先后于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山东、河北等1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3年的示范推广,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共实现578.9万亩种植面积,3年实现玉米增产总量48602.2万余公斤,区域内直接增加经济效益达到97204.1万余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同时,也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过程中系统性开发玉米新品种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前言
1.1 国内外玉米生产发展简介
1.1.1 我国玉米生产概况
1.1.2 国外玉米生产概况
1.2 品种选育是增产的关键
1.2.1 良种选育
1.2.2 全程机械化是未来玉米育种的主导目标
1.3 玉米栽培关键技术注意事项
1.4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利用发展现状
1.4.1 我国玉米种植资源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4.2 玉米种质扩增的研究现状及必要性
1.4.3 组建杂种优势模式及好的杂种优势群
1.4.4 玉米群体改良的方法及作用
1.4.5 外来玉米种植资源的改良与利用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自交系选育基础材料
2.1.2 试验地点
2.2 试验方法
2.2.1 自交系选育方法
2.2.2 配套技术试验方法
2.2.3 示范展示试验点情况
2.3 统计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玉米新品种大丰30的选育过程
3.1.1 母本A311自交系的选育过程
3.1.2 配合力测定
3.2 玉米新品种大丰30的参试情况
3.2.1 内部品种比较试验结果
3.2.2 参加山西省春播早熟区区域试验结果
3.3 玉米新品种大丰30的农艺性状调查及抗病性研究
3.3.1 植物学特征
3.3.2 生物学特性
3.3.3 抗病鉴定结果
3.4 玉米新品种大丰30的配套技术研究结果
3.4.1 制种技术研究结果
3.4.2 大丰30优质玉米杂交种生产技术研究
3.4.3 大丰30优质杂交种加工技术试验
3.4.4 大丰30密度试验研究结果
3.5 玉米新品种大丰30的推广示范效应分析结果
3.5.1 大丰30优质杂交种示范推广基地建设情况
3.5.2 大丰30优质杂交种示范推广辐射效果情况
3.6 玉米新品种大丰30的企业开发风险分析结果
3.6.1 大丰30优质杂交种开发项目立项风险分析
3.6.2 企业开发大丰30新品种项目收益结果
4. 结论
5. 讨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本文编号:4042669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前言
1.1 国内外玉米生产发展简介
1.1.1 我国玉米生产概况
1.1.2 国外玉米生产概况
1.2 品种选育是增产的关键
1.2.1 良种选育
1.2.2 全程机械化是未来玉米育种的主导目标
1.3 玉米栽培关键技术注意事项
1.4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利用发展现状
1.4.1 我国玉米种植资源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4.2 玉米种质扩增的研究现状及必要性
1.4.3 组建杂种优势模式及好的杂种优势群
1.4.4 玉米群体改良的方法及作用
1.4.5 外来玉米种植资源的改良与利用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自交系选育基础材料
2.1.2 试验地点
2.2 试验方法
2.2.1 自交系选育方法
2.2.2 配套技术试验方法
2.2.3 示范展示试验点情况
2.3 统计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玉米新品种大丰30的选育过程
3.1.1 母本A311自交系的选育过程
3.1.2 配合力测定
3.2 玉米新品种大丰30的参试情况
3.2.1 内部品种比较试验结果
3.2.2 参加山西省春播早熟区区域试验结果
3.3 玉米新品种大丰30的农艺性状调查及抗病性研究
3.3.1 植物学特征
3.3.2 生物学特性
3.3.3 抗病鉴定结果
3.4 玉米新品种大丰30的配套技术研究结果
3.4.1 制种技术研究结果
3.4.2 大丰30优质玉米杂交种生产技术研究
3.4.3 大丰30优质杂交种加工技术试验
3.4.4 大丰30密度试验研究结果
3.5 玉米新品种大丰30的推广示范效应分析结果
3.5.1 大丰30优质杂交种示范推广基地建设情况
3.5.2 大丰30优质杂交种示范推广辐射效果情况
3.6 玉米新品种大丰30的企业开发风险分析结果
3.6.1 大丰30优质杂交种开发项目立项风险分析
3.6.2 企业开发大丰30新品种项目收益结果
4. 结论
5. 讨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本文编号:40426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404266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