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后期灌水量对河西春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05-10 23:14
为探索河西地区春小麦节水高产的微喷带灌水定额,以"永良4号"为试验材料,在生育后期(孕穗期―成熟期)设置5次灌水,4个灌水定额30 mm(W30)、40 mm(W40)、50 mm(W50)及60 mm(W60),研究了河西春小麦生育后期在微喷带灌溉下不同灌水量对其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后期灌水量的增加,春小麦株高呈增加趋势,W50和W60处理分别比W30处理高7.3%、9.27%;灌水有利于光合同化物向籽粒的转移,W50和W60处理千粒重分别比W30处理显著提高12.6%、15.29%;各处理春小麦的穗粒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均在W50处理达到最大,分别比W30显著高11.74%、35.95%和18.24%。从节水高产的角度综合考虑灌水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50处理可作为河西春小麦生育后期较适宜的灌水处理。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44468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图1 生育期水分调控对春小麦株高的影响
由图1分析知,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各处理株高逐渐增大。各处理在分蘖期和拔节期的株高差异不显著。在抽穗期,W30处理的株高最低为86.56cm,W40、W50和W60各处理的株高较W30处理分别高出2.35%、6.14%、8.73%,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在成熟期,W3....
图2 全生育期灌水量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春小麦产量(y)与全生育期灌水量(x)呈二次抛物线关系,r2=0.9165,P<0.05,方程拟合较好,这说明小麦灌水量对于产量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图2(a)]。由产量和灌水量的关系可知过高和过低的灌水量均不利于小麦获得高产,适宜的灌水量有利于小麦获得高产,在全生育期灌水量为3....
本文编号:40444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404446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