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叶面喷施BSO对水稻耐镉积镉特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08-12 17:05
  植株中谷胱甘肽(GSH)和植物螯合肽(PCs)浓度与水稻耐镉积镉密切相关,理论上它们的合成能够被丁胱亚磺酰胺(BSO)抑制。为探索镉污染稻田水稻降Cd技术,本文选择高、低镉积累水稻品种各一个,通过盆栽土培和水培两种方式分别研究了不同时期和不同浓度叶面喷施BSO对Cd胁迫下水稻耐积镉特性的影响。结果如下:低镉积累品种的耐镉胁迫能力高于高镉积累品种,主要表现为叶绿素含量,根和总GSH浓度,根、叶和总非蛋白巯基总肽(NPT)浓度,叶和总PCs浓度均显著大于高镉积累品种。叶面喷施BSO处理不影响高镉和低镉积累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叶面喷施5.0μmol/LBSO溶液有利于提高高镉积累品种水稻的Cd耐性,而15.0μmol/L处理则更有利于其在乳熟期和成熟期保持相对较低的穗Cd和总Cd浓度。3种浓度的BSO叶面喷施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低镉积累品种水稻的镉耐性,其中10.0μmol/LBSO处理则既有利于提高低镉品种的耐镉性能,又可使其Cd吸收积累和分配达到相对较优水平。只在乳熟期喷施10.0μmol/L BSO处理相对较有利于使高镉品种维持较高的Cd耐受能力,同时使其在乳熟期的根、茎及总Cd浓度发生...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作物根系对镉的滞留作用机制Fig1-1MechanismoftheimmobilizationeffecttoCdinthecroproot如上图1-1,①途径为细胞壁对Cd的滞留作用,减少了进入原生质体中的Cd量;

图1-1作物根系对镉的滞留作用机制Fig1-1MechanismoftheimmobilizationeffecttoCdinthecroproot如上图1-1,①途径为细胞壁对Cd的滞留作用,减少了进入原生质体中的Cd量;

图1-1作物根系对镉的滞留作用机制Fig1-1MechanismoftheimmobilizationeffecttoCdinthecroproot如上图1-1,①途径为细胞壁对Cd的滞留作用,减少了进入原生质体中的Cd量;


图1-2镉在作物体内的吸收、运输和积累过程及其主要调控基因Fig1-2Cadmiumuptake,translocationandaccumulationinthecropandthemainrgulatorgenesofthemAHA1是一种质膜H+-ATP酶基因,主要在根系外表皮和皮层细胞中表达,而在根茎交接处的微管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被证明具有一定的调控镉吸收和木质部装载的能

图1-2镉在作物体内的吸收、运输和积累过程及其主要调控基因Fig1-2Cadmiumuptake,translocationandaccumulationinthecropandthemainrgulatorgenesofthemAHA1是一种质膜H+-ATP酶基因,主要在根系外表皮和皮层细胞中表达,而在根茎交接处的微管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被证明具有一定的调控镉吸收和木质部装载的能

收也有一定的影响。ZIP是质膜上的Zn转运蛋白编码基因,有研究表明它也能够调控Cd的吸收转运[79]。NRAMP1编码的细胞膜金属转运蛋白主要转运Cd、Mn和Zn,其表达显著受到Cd处理的影响[80];NRAMP1在内皮层和中柱鞘细胞中表达,参与根系中Cd吸收进入中柱鞘和根茎间C....



本文编号:40588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40588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3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