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太子河本溪段鱼类功能群的季节性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5 09:18
【摘要】:在一定的生境环境下,鱼类群落会随着昼夜、季节以及年际发生改变。鱼类与周围环境和其他生物相互作用,在影响河流生境的同时,河流的空间异质性与周期性时间动态也影响着鱼类的分布以及群落结构的改变。水体环境的改变会直接影响鱼类的生存与繁殖,进而改变鱼类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探求鱼类群落结构差异是研究物种生态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次研究以太子河本溪段水域为研究背景,以2017年春季(4月)、夏季(8月)、秋季(11月),按照季节对太子河流域本溪的18个采样点位采集到的水生生物,主要是鱼类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以太子河本溪段的水化环境和饵料资源为基础数据,通过对鱼类,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香农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进行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皮尔森相关性分析以及典范对应性分析,筛选出主要影响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通过多响应置换分析(MRPP)进行差异性分析,探求鱼类群落结构与鱼类功能群在不同季节的差异性,以及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于太子河本溪段的水环境因子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太子河本溪段4月,8月,11月三个季节,水温T,pH,总磷含量TP,氨氮含量NH4~+以及化学需氧量COD都呈现显著差异。典范对应分析结果显示,4月份水化因子化学需氧量COD、水温T、pH、电导率Cond和总磷含量TP对鱼类群落结构具有显著相关性。8月份水化因子水温T和生化需氧量BOD对鱼类群落结构具有显著相关性。11月份水化因子电导率Cond对鱼类群落结构具有显著相关性。对太子河本溪段鱼类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鱼类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在不同季节有所不同,鱼类的群落结构在不同的季节也显示出不同的差异变化。多响应置换过程分析结果显示,太子河本溪段3个季节之间的鱼类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P0.001)。在太子河本溪段,春季共采集到鱼类23种,分属5目6科,夏季共采集到鱼类21种,分属4目6科;秋季共采集到鱼类17种,分属5目6科。其中春季香农维纳指数的平均值为2.27,均匀度的指数平均值为0.72;夏季香农维纳指数的平均值为2.26,均匀度指数的平均值为0.39;秋季香农维纳平均值为1.94,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32。(2)太子河本溪段整体上以杂食性功能群,中下层功能群,石块功能群,粘性卵功能群为主。在4月份主要以鱼食性,中下层功能群,筑巢产卵功能群,沙栖功能群为主;8月份则以植食性功能群,底层功能群,粘性卵功能群为主,而11月份则以杂食性功能群,中上层功能群,特殊产卵功能群和沉性卵功能群为主。根据太子河本溪段鱼类群落功能群与栖息地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昆虫食性功能群分布的影响因子是溶解氧含量DO(P0.05),影响敏感种功能群和耐污种功能群分布的影响因子是总磷含量TP和溶解氧含量DO,生化需氧量BOD和溶解氧含量DO则是影响中下层功能群分布的影响因子,影响粘性卵功能群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溶解氧含量DO(P0.05)。(3)水体中饵料的丰富程度会直接影响鱼类资源发展和总量。各种饵料的生物量和时空分布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鱼类资源分布的差异性。通过对太子河本溪段4月份,8月份,11月份的浮游植物采样调查,得出的结果如下:4月份共鉴定出70种藻类共3门,物种密度平均值为460.45cells/L,8月份共鉴定出藻类99种共6门,物种密度的平均值为8748.9cells/L。11月份共鉴定出藻类72种,共6门,物种密度平均值为6877.924cells/L。MRPP结果显示,在太子河本溪段下不同季节浮游植物的异质性差异显著(P0.0001)。通过对太子河本溪段4月份,8月份,11月份底栖动物和水生昆虫的调查,4月份共采集到底栖动物和水生昆虫38种,隶属3门6纲12目23科23属,物种密度分布平均密度为298.76个/L,8月份总共采集到底栖动物和水生昆虫共34种,隶属隶属3门4纲8目14科18属,物种密度平均密度为449.02个/L。11月份共采集鉴定出水生昆虫和底栖动物26种,分属于3门5纲8目17科17属,物种密度平均密度为142.9个/L。MRPP结果显示,在太子河本溪段下不同季节的底栖动物和水生昆虫异质性差异显著(P0.0001)。
【图文】:

示意图,太子河,本溪,采样点


图 1-1 太子河本溪段采样点示意图Fig1-1 Sampling sites of taizi River Benxi Site 鱼类样品收集研究于 2017 年 4 月,8 月,11 月对太子河流域的 18 个采样点位进行鱼类样品的类的主要方法主要是自主采集,,主要工具为电鱼器和刺网等。找各点上下 400 米设置采样区域,在不同生境(如急流区域,缓流区域,不同底质和水草丛生等区至上游进行采集。采集方式选用电鱼法和挂网法配合完成样品的采集工作。对于深≤2m)点位,只采用电鱼法,采集时间维持在 30min 左右;对于不可涉水深()点位,采用挂网法和电鱼法配合进行,在岸边浅水区电鱼,在深水区布置网间在 1h 左右,使用的网具包括 3 种不同网径: 6 × 6 cm、12 × 12 cm、20 × 20 过人为扰动等方法,以增加鱼类样品收集量。品采集完成后根据《辽宁省动物志:鱼类》[49]、《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50]进

鱼类群落结构,太子河,本溪,鱼类


11图 2-3 太子河本溪段鱼类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Fig 2-3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of species-environmental relationships in Taizi River Basin Benxisite2.4 讨论对太子河本溪段鱼类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鱼类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在不同季节有所不同,鱼类的群落结构在不同的季节也显示出不同的差异变化。多响应置换过程分析结果显示,太子河本溪段 3 个季节之间的鱼类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P<0.001)。在太子河本溪段,春季共采集到鱼类 23 种,分属 5 目 6 科,夏季共采集到鱼类 21 种,分属 4 目 6 科;秋季共采集到鱼类 17 种,分属 5 目 6 科。其中春季香农维纳指数的平均值为 2.27,均匀度的指数平均值为 0.72;夏季香农维纳指数的平均值为 2.26,均匀度指数的平均值为 0.39;秋季香农维纳平均值为 1.94,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 0.32。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9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欣;丁森;张远;马淑芹;刘思思;孟伟;;鱼类生物群落对太子河流域土地利用、河岸带栖息地质量的响应[J];生态学报;2015年21期

2 朱国清;赵瑞亮;胡振平;李利红;王贤珍;;山西省主要河流鱼类分布及物种多样性分析[J];水产学杂志;2014年02期

3 刘麟菲;谭冰冰;殷旭旺;张远;孟伟;;在种与属两个级别评价太子河硅藻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生态学报;2014年22期

4 徐敏;周晓乐;;太子河流域(本溪段)水文特性分析[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4年01期

5 李凡;徐炳庆;马元庆;吕振波;王田田;;莱州湾鱼类群落同功能种团的季节变化[J];生态学报;2014年07期

6 李爱仙;汪祖茂;杨柳;白雪;赵天e

本文编号:26283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6283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c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