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脱氮细菌的筛选及其对养殖池塘环境的修复效果

发布时间:2020-04-15 10:17
【摘要】: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随着集约化、高密度养殖规模日益扩大,氮素污染也在逐渐加剧。氮素是引起养殖水体恶化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不但会对水生生物(鱼、虾和蟹等)产生巨大危害,也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赤潮等),甚至会通过富集作用对人体造成伤害。生物法脱氮处理养殖废水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硝化细菌在生物法脱氮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从罗非鱼(Oreochromis spp)循环水养殖车间养殖用水中筛选出3株具有高效脱氮能力的异养硝化细菌,对其进行分类和鉴定,并研究其硝化性能。使用筛选得到的3株菌处理罗非鱼养殖池塘,研究其对池塘养殖环境的修复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异养硝化细菌P5-2的分离鉴定及其脱氮性能研究从养殖用水中筛选出一株异养硝化细菌P5-2。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鉴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革兰氏染色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菌;胞外酶性能测定表明菌株可以有效利用淀粉及酪蛋白;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培养温度为30℃、盐度为10‰、pH为7时,菌株生长最快,最先进入指数生长期及稳定期。硝化特性实验结果显示,碳源、碳氮比(C/N)、溶氧量等环境因素均可以影响菌株对氨氮(NH_4~+-N)的去除效果,当以柠檬酸钠为碳源、碳氮比为15、pH为7、转速180 r/min时菌株去除氨氮的效果最佳,24 h的氨氮去除率达99.07%。2异养硝化细菌P3-1的分离鉴定及其脱氮性能研究从养殖用水中筛选出一株异养硝化细菌P3-1。通过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鉴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革兰氏染色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胞外酶性能测定表明菌株可利用酪蛋白,不能利用淀粉;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培养温度为30℃、盐度为10‰、pH为7或9时,菌株生长最快,最先进入指数生长期及稳定期。硝化特性实验结果显示,碳源、碳氮比(C/N)、溶氧量等环境因素均可以影响菌株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当以柠檬酸钠为碳源、碳氮比为10、pH为7、转速180 r/min时菌株去除氨氮的效果最佳,24 h的氨氮去除率达96%。3异养硝化细菌P1-2的分离鉴定及其脱氮性能研究从养殖用水中筛选出一株异养硝化细菌P1-2。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鉴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嗜吡啶红球菌(Rhodococcus pyridinivorans)。革兰氏染色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菌;胞外酶性能测定表明菌株可利用酪蛋白,不能利用淀粉;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培养温度为40℃、盐度为10‰、pH为7时,菌株生长最快,最先进入指数生长期及稳定期。硝化特性实验结果显示,碳源、碳氮比(C/N)、溶氧量等环境因素均可以影响菌株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当以柠檬酸钠为碳源、碳氮比为15、pH为7、转速180 r/min时菌株去除氨氮的效果最佳,24 h的氨氮去除率达99.63%。4异养硝化细菌对罗非鱼养殖水环境修复效果研究将菌株P1-2、P3-1、P5-2泼洒至尼罗罗非鱼养殖池,实验组菌液终浓度为5.0×10~5cfu/mL,空白对照组和增氧对照组泼洒等体积生理盐水。每隔7 d处理一次。通过检测水体指标的变化来评价3株菌对养殖池塘环境的修复效果。实验结果显示:(1)菌株P5-2对养殖水体的氨氮(NH_4~+-N)、总氮(TN)、亚硝酸盐氮(NO_2~--N)和总磷(TP)的去除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对底泥NH_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65.63%和55.35%,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对底泥有机质的去除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2)菌株P3-1对养殖水体的NH_4~+-N、TN、NO_2~--N和TP去除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对底泥NH_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40.8%和59.23%,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3)菌株P1-2对养殖水体的NH_4~+-N和TN去除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对底泥NH_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60%和51.9%,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3株菌均可在养殖水体和池塘底泥中进行硝化作用,显著降低氨氮和总氮,改善养殖环境。
【图文】:

菌落形态,菌落形态,固体培养基,革兰氏染色


的分离与筛选过富集分离,得到 5 株菌。将 5 株菌接种至异养硝化培养基,进行初鉴定。结果表明其中一株具有高效脱氨氮能力,经过 24 h 的培养,,氨氮去除率达到 81.6%,显著高于其他菌株。该菌株编号为 P5-2,续研究。 P5-2 的分类与鉴定株形态观察株 P5-2 在 LB 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为圆形或者近似圆形,质地表面有金属光泽(图 1-1A)。该菌为革兰氏阳性菌,菌体呈单个或多状(图 1-2B)。

脱氮细菌的筛选及其对养殖池塘环境的修复效果


菌株P5-2对淀粉(A)及酪蛋白(B)的水解作用Figure1-3Hydrolysisofstarch(A)andcasein(B)bystrainP5-2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9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华伟;林炜铁;陈涛;;小球藻的异养培养及应用前景[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5年04期

2 刘世名,梁世中;植物激素在小球藻异养培养中的作用[J];植物学通报;1999年06期

3 马志珍;;微藻的异养培养技术及应用[J];国外水产;1995年04期

4 熊源;林施泉;黄凌风;黄邦钦;;南海北部微型异养鞭毛虫的时空分布[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3年03期

5 李凤超;曹卫荣;康现江;;自由生活的异养鞭毛虫多样性及生态功能[J];生态学报;2009年09期

6 肖胜生;叶功富;张立华;金钊;刘丽香;;不同林龄的木麻黄林下土壤异养呼吸特征(英文)[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9年04期

7 何霞;吕剑;何义亮;赵彬;李春杰;;异养硝化机理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06年05期

8 黄凌风;潘科;郭丰;林施泉;篮文陆;;我国海洋微型异养鞭毛虫研究:现状与展望[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S2期

9 张丽君,杨汝德,肖恒;小球藻的异养生长及培养条件优化[J];广西植物;2001年04期

10 张海滨,孙世春,麦康森,梁英;微藻异养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J];海洋湖沼通报;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彬;林燕;何义亮;;异养硝化及其在脱氮工艺中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2 黄钧;牟丽娉;赵永贵;;异养硝化好氧颗粒污泥的培育及其功能菌株的分子检测[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王s

本文编号:26284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6284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7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