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碰撞响应中对传统几何约束法的改进

发布时间:2020-08-23 21:34
【摘要】:随着网络的发展,近年来网上试衣间和电子竞技发展也越来越迅速,而网上试衣间和电子竞技的实时性和交互性比较强,所以对碰撞响应的要求比较高。但是当前布料仿真领域对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研究还不是很深,所以布料仿真领域逐渐成为研究人员研究的重点。其中,碰撞响应是布料仿真中的难点。(1)针对布料仿真中用隐式积分法预测所得的下一个时间步长位移不精确的情况,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平均力法来预测下一个时间步长的位移。该方法通过力来预测一个时间步长内的位移,比起直接预测位移的隐式积分方法更加的精确。(2)针对布料发生自碰撞后产生的穿透现象,本文改进了基于分离轴的碰撞响应算法,可以解决在仿真过程中的穿透现象,从而获得稳定,逼真的运动细节,让我们在视觉上感受到真实的布料运动。实验对比可得出本文提出的使用平均力来预测未来时间段的位移的方法更加的精确;改进的分离轴实时碰撞响应算法有效的解决了仿真过程中的穿透现象,将该算法应用到布料仿真的实验中是切实可行的。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941.4;TP391.41
【图文】:

示意图,编制方式,示意图,布料


其中 ( )表示结点在 t 时刻的加速度、 ( )表示速度向量, ( )表示 t 时刻的结的位移向量。(5)用数值积分法求解上述步骤中得出的动力学方程式,则可得到网格节点的时位移。虽然有限元法可以适用于任意一种计算框架中,但是它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要大量复杂的计算,这在实际的模拟实验中是很难实现的。2.2 离散体现实生活中的布料是又纤维织成的,纤维之间虽然空隙不是很大,但是对于一片布料来说,所有纤维之间的距离加起来的空隙也是很大的。在编制的过程中编制不是完全均匀的,所以说布料在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连续均匀整体。从下图中以看出来:

粒子模型


质点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可以描述布料的内力,布料在发生形变时,也可以用质不同的几何结构,由于这些点都是有质量的,所以其运动过程也满足牛顿定律设质点 i 在 t 时刻的状态为 {mi,xi(t),vi(t)} ,则质点在 t 时刻受到的内力为 (为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出: ( ) ( ) = 2 ( ) 2因为离散模型是用质点进行的建模,所以在建模的时候默认已经将模型离所以其动力学方程也是仅与时间有关的微分方程。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其计大大的简化。2.2.1 粒子模型1994年, Breen[42]最先提出了粒子模型,如图即为粒

质点-弹簧模型


的三角面片上,在经纬方向上,弹簧内部拥有拉伸能,而在对角线的方向,弹簧内部拥有剪切能;而两个相邻的三角面片之间的内能则定义为弯曲能。该方法可以使用较大的时间步长进行积分且不会降低节点之间的相互作用条件,大大地提高了计算的适应性。该布料系统的高效性和稳定性是至今都很少有其他系统可以超越。Bridson 等[44]在 Baraff 提出的模型基础上也提出一种新的弯曲模型,遇 Baraff 的模型不同之处是在相邻面片之间发生弯曲之后其弯曲抗力不会令面内发生形变,在布料的布局也不会发生刚性转动,这样就会的得到纯弯曲的布料,在视觉上可以产生很逼真的褶皱效果。2.2.2 质点-弹簧模型Provot[45]在 Breen 的粒子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模型,质点-弹簧模型,从图 2.3可以看出该模型是基于四边形网格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辉;孙明玉;曹春红;;几何约束求解的扩展C-树分解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7年04期

2 李文辉;孙明玉;许光星;曹春红;;基于二部图模型的欠、过约束几何约束系统的识别和处理[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7年05期

3 张岩;;几何约束求解问题的概念与研究现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4 戴春来;邓安远;;三维装配几何约束问题求解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8年05期

5 吕兴凤;高扬;杜蕾;;基于并行技术的几何约束求解的研究[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7年03期

6 陈立平,向文,余俊,周济;几何约束系统推理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5年06期

7 穆宝良;李晋;;装配模型几何约束求解[J];软件工程师;2013年05期

8 曹春红;王鹏;;基于结点的度性质的几何约束求解的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9 曹春红;张斌;李文辉;;基于信赖域方法的几何约束求解技术的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7年05期

10 高小山,蒋鲲;几何约束求解研究综述[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小山;杨伟强;张桂芳;;几何约束求解与复杂连杆的模拟[A];第一届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曹春红;张永坚;李文辉;;杂交粒子群算法在工程几何约束求解中的应用[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易荣庆;李文辉;袁华;王铎;;几何约束多解问题研究[A];中国图学新进展2007——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曹春红;衣万;;基于隶属云模型蚁群算法的几何约束求解技术研究[A];第六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0)、第19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10)、第6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10)、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10)论文集[C];2010年

5 曹春红;李文辉;张永坚;;遗传蚂蚁算法在几何约束求解中的应用[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杨唐文;韩建达;王红波;阮秋琦;;基于空间几何约束的单目视觉物体测距[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七分册)[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增刊)][C];2009年

7 刘方;王润生;;利用几何约束提取双目图像中的平面多边形[A];立体图象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林强;高小山;刘媛媛;陈颖;戴国忠;;基于几何约束求解的AGDG方法[A];中国几何设计与计算新进展2007——第三届中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大会论文集[C];2007年

9 曹春红;张永坚;李文辉;;几何约束求解的新方法——基于共轭梯度法的混合遗传算法[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钱晶晶;余烨;刘晓平;;基于几何约束的单幅图像三维重建方法[A];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晓林;非线性代数方程组与几何约束问题求解[D];四川大学;2003年

2 曹春红;几何约束求解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石志良;几何约束系统建模与求解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朱伟东;反求工程中基于几何约束的模型重建理论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孙明玉;几何约束求解的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袁华;几何约束求解中关键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王伟;序列图象的几何约束及其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8年

8 黄学良;三维几何约束系统的分析与求解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胡洁;基于变动几何约束网络的形位公差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龚雄;陈述式几何约束系统的原理与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思岳;碰撞响应中对传统几何约束法的改进[D];中北大学;2019年

2 李亚南;基于蝙蝠算法的CAD建模方法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年

3 刘云腾;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几何约束求解[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年

4 许光星;二、三维几何约束问题的冗余性分析与求解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5 王晶;基于簇的几何约束求解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6 张岩;几何约束求解的偶图分解法[D];黑龙江大学;2005年

7 韩春艳;基于图论和数值方法的几何约束求解新算法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8 李健;基于图分解—规约的几何约束求解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岳晔;欠(过)约束几何约束求解问题完整化算法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10 刘念;几何约束建模与求解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020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8020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4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