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贮藏对莲藕质地影响及转录组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轻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254.4
【图文】:
different邋harvesting邋periods逡逑注:HI?H5代表当年9月至次年1月逡逑不同采收期下自然环境变化如图2.1所示,可以看出,采收期H3邋(11月)逡逑之前,空气温度始终高于池塘水温和泥温,且泥温最低,而池塘相对较低的温度逡逑可以延缓莲藕衰老;采收期H3之后,空气温度开始骤降,到H4、H5时已低于逡逑池塘的泥温和水温,此时相对较高的泥温和水温可以继续维持莲藕生长。逡逑17逡逑
HI邋H2邋H3邋H4邋H5逡逑采收时间(M)逡逑图2.2不同采收期莲藕色差变化逡逑Fig.2.2邋Variation邋of邋lotus邋root邋color邋difference邋in邋different邋harvesting邋periods逡逑颜色变化是果蔬采后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莲藕中,其色差主要体现在亮逡逑度(L)和黄色度(b)的变化上,其中L值越大表示莲藕表皮越有光泽,新鲜逡逑度越好,b值越大则表示莲藕表皮黄化越严重,品质越差。如图2.2所示,从不逡逑同采收期下莲藕亮度和黄色度变化上可以看出,H1-H3期间莲藕的整休颜色变逡逑化较小,H3之后莲藕在亮度上开始呈现降低趋势,且黄色度开始积累上升,其逡逑中H3与H4之间亮度和黄色度变化幅度最大,分别达到9.2%的降低率和8.4%逡逑的上升率。可见随着采收期的延长,莲藕在色差品质呈现下降趋势。逡逑4.8邋-邋S-逦逦逡逑■邋k逡逑—4.4_邋\逡逑名邋4.0-逦¥逡逑笨邋-逡逑3邋6邋"逡逑3.2邋-逡逑H邋|逦1邋I逦1邋I逦?邋I逦?邋I逦1逡逑H1邋H2邋H3邋H4邋H5逡逑懫收时间(M)逡逑图2.3不同采收期莲藕感官评分变化逡逑Fig.2.3邋Changes邋in邋sensory邋scores邋of邋lotus邋root邋during邋different邋harvesting邋periods逡逑感官评价综合了外观、颜色、气味、切面变化和可食用性五项评分
图2.5不同采收期莲藕脂肪酸含量变化逡逑Fig.2.5邋Changes邋of邋lotus邋root邋fatty邋acid邋content邋in邋different邋harvesting邋periods逡逑如图2.5所示,不同采收期莲藕脂肪酸种类并无变化,其中不饱和脂肪酸逡逑以亚油酸(Cl8:2)为主,油酸(Cl8:l)次之,亚麻酸(C18:3)的绝对含量最低,逡逑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Cl6:(3)为主,硬脂酸(C18:Q)次之。不同采收期,不饱逡逑和脂肪酸含量变化较小,整体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采收期H3邋(11逡逑月)的含量最低,较采收期H1邋(9月),含量在总体上降低了邋23.1%;相比之逡逑下,饱和脂肪酸在含量变化上较大,随着采收期的延长,其含量在整体上呈现逡逑下降趋势,到采收期H5结束,相比采收期H1在总体上降低了邋28.4%。他丨8011[|36]逡逑等通过实验研宄发现,在低温的冬季,藻体内的脂肪酸含量会升高,证实低温逡逑条件能引起植物脂肪酸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蕊;隋磊;;低温贮藏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9年04期
2 霍晓娜;;低温贮藏过程中食品干耗问题的研究[J];肉类研究;2009年04期
3 王治海,姜宝艳;重视对低温贮藏药品的管理[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任富红;自然低温贮藏良种法[J];现代农业;2000年04期
5 顾佳清;;超低温贮藏木瓜花粉的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1987年05期
6 杨呜玉;;食品的低温贮藏原理[J];制冷;1987年02期
7 林朝平;;保持零件韧性的低温贮藏箱[J];江苏机械;1987年03期
8 “甲—A”专题组;常温下桃保鲜的研究[J];食品科学;1988年06期
9 苏美霞,王振永,李明启,李沛文;采后预处理控制甜橙褐斑病的效应[J];植物生理学报;1988年04期
10 张锡佳;扇贝综合加工利用有较大突破[J];中国水产;198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曲春民;李桂柱;武文彩;;谈中药材的低温贮藏及仓库的改造[A];中国食品冷藏链新设备、新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3年
2 李慧宇;彭苗;宁静红;;食品低温贮藏与销售环节中制冷系统的控制[A];第3届中国食品冷藏链新设备、新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王姣;袁树枝;侯庆英;曹建康;;不同成熟度李果实低温贮藏品质的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4 赵磊;杨延杰;林多;;贮藏过程中蒲公英的生理和品质变化[A];2008园艺学进展(第八辑)——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讨论会暨现代园艺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沈月新;吴挽承;;油炸冷冻食品中水分转移的初步研究[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陈栋;李靖;谢红江;孙淑霞;涂美艳;江国良;陈昆松;张波;;程序降温对枇杷果实贮藏生理指标的影响初探[A];第五届全国枇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林河通;孔祥佳;林瑜;梁毅;陈莲;林毅雄;;晚熟龙眼“立冬本”果实的低温贮藏特性研究[A];第十八届福建省科协年会分会场——福建省制冷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8 林震山;林菲;王则金;;永定红柿最适贮藏温度研究[A];第五届全国冷冻冷藏产业(科技、管理、营销)创新发展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刘扬;陈丽娇;;水产品低温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A];2006福建省冷藏技术研讨会论文资料集[C];2006年
10 苏卫忠;索志立;张治明;张会金;姚涓;;低温贮藏下28种木本植物种子生活力的变化[A];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人卵母细胞的低温贮藏[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弥猴桃贮藏“三关键”[N];吉林农村报;2006年
3 王继春;如何贮藏甜(糯)玉米[N];陕西科技报;2005年
4 晓威;菌种有效贮藏土法[N];山西科技报;2006年
5 ;让美丽多“驻”一点[N];金昌日报;2005年
6 邓飞;IT是财务信息最好的保鲜剂[N];中国会计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乔勇进;热处理对黄瓜多胺的影响及减轻冷害作用机理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2 王延圣;一氧化氮处理诱导采后香蕉果实耐冷性机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杨文鸽;几种海水养殖鱼贝类低温贮藏生化特性的变化及其鲜度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王磊;无花果采后生理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5 云泽;采后物理处理延长柑橘果实贮藏期的分子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6 Zewde Dawit Kidane;银行植物与低温贮藏在利用寄生蜂防治烟粉虱MEAM1隐种中的效应评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7 郜海燕;枇杷、水蜜桃低温耐贮性和抗冷害保鲜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向阳;低温贮藏对莲藕质地影响及转录组分析[D];武汉轻工大学;2019年
2 李琳;弥勒魔芋(Amorphophallus muelleri)叶面球茎低温贮藏期间休眠生理探究[D];云南大学;2018年
3 王婷婷;玉米种子超低温贮藏活力变化及适宜含水量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5年
4 张艳芬;低温贮藏期间荠菜品质和生理特性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5 胥振国;茶树种子在低温贮藏过程中差异基因表达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6 冯晓迎;百子莲切花保鲜及低温贮藏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7 于建娜;桃低温贮藏冷害发生机制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8 黄晓亮;郁金香不同等级种球繁殖性能及低温贮藏过程中生理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连龙浩;火龙果最适贮藏条件及其冷害发生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10 任伟;UV-C处理对贡橘冷害及内源多胺影响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020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802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