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再生纤维素强捻轻薄织物织造技术探讨

发布时间:2022-01-22 10:44
  文章探讨了再生纤维素强捻轻薄织物的织造技术要点,分析了织物的风格实现及其对织造生产难度的影响,针对其在织造过程中易出现的断疵、横档及经纬纱断头停车等问题,预判关键技术难点;在实际生产时合理调节上机张力、开口工艺、引纬工艺等参数,减少疵点的产生,使织机效率达到正常水平,顺利开发出具有干爽"沙"感的再生纤维素强捻轻薄绉布。 

【文章来源】:纺织导报. 2020,(03)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再生纤维素强捻轻薄织物织造技术探讨


再生纤维素强捻轻薄面料摩擦测试

再生纤维,试样,弯曲刚性,面料


图1 再生纤维素强捻轻薄面料摩擦测试按照FZ/T 01054.3—1999《织物风格试验方法交织阻力试验方法》,测试再生纤维素强捻轻薄面料的弯曲受力情况。评价该测试结果通常要将弯曲刚性和活络率结合考虑,弯曲刚性和活络率均较大,表示织物手感挺括活络,反之则表示面料柔软发烂。从测试结果看,再生纤维素强捻面料的弯曲刚性为0.68 cN/mm,活络率为67.92%;普通再生纤维素对比试样的弯曲刚性为0.35cN/mm,活络率为64.54%。强捻织物与对比试样的活络率指标较为接近,但强捻织物的挺括程度明显提高。

效果图,面料,再生纤维,外观


结合该系列再生纤维素强捻轻薄面料产品设计规格及工艺参数对以上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该类面料表面动态及静态摩擦力明显低于对比面料,分析应为该面料中的强捻纱经过织造和染整加工后应力释放,纱身回缩或起扭,形成强捻效应,从而赋予织物表面细微颗粒效果,在布面上产生均匀的绉纹,形成风格独特的绉布。这种微观结构将减少面料与面料之间或者皮肤与面料之间摩擦时的接触面积,因而降低了动态摩擦力,赋予面料爽滑触感。强捻纱成纱结构紧密,刚性大、不易弯曲,使得所织的织物弯曲刚性大幅提升,改善了面料挺括效果。此外由于强捻纱的捻缩率大,有一定的回弹效果,确保了所织面料没有因为其硬挺程度的提升而影响活络率,避免了挺括织物手感容易发板、发涩的问题。实测强捻面料厚度略有增加,一定程度上也佐证了强捻织物在强捻纱内应力释放的作用下,其面料肌理效果增强,颗粒感的外观提高了面料厚度。强捻纱面料质地紧密,特别是Z捻与S捻两种强捻纱搭配交织的情况下,部分经纬纱交织接触的纤维相互交叉,使得平纹组织布孔清晰,透气效果显著。经检测指标验证,所开发面料达到了预期风格及性能,产品实物外观效果如图3所示。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局部结构相调整解决多层立体织物经纱松弛问题[J]. 吕治家,胡元元.  纺织导报. 2019(11)
[2]仪纶家纺系列产品的开发与研究[J]. 吕治家.  纺织导报. 2016(03)
[3]稀薄织物横档织疵分析与预防[J]. 徐浩贻.  现代纺织技术. 2015(03)
[4]减少机织物断纬疵点的有效措施[J]. 吕治家,张华明,李德朝.  棉纺织技术. 2013(12)
[5]喷气织机生产稀薄平纹织物开车档的解决措施[J]. 张永芳.  棉纺织技术. 2012(02)



本文编号:3602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602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a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