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大豆分离蛋白应用于制备高冻融稳定性的类蛋黄酱乳液

发布时间:2025-03-20 04:23
  蛋黄酱(Mayonnaise)为大众所喜爱的一类高油相乳液类食品,常通过冷冻保存提高其货架期,而在冷冻-融化过程中蛋黄酱易发生破乳、油析等失稳现象,导致食品品质的劣化。近年来,高冻融稳定性、低胆固醇类蛋黄酱乳液的制备逐渐成为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乳化剂,从颗粒特性、乳化性、稳定高内相乳液(HIPEs)物化特性与冻融稳定性等方面验证了酸性(pH 3.0)热致大豆分离蛋白(AHSPI)的优势,并用AHSPI替代蛋黄制得了高冻融稳定性、低胆固醇的类蛋黄酱乳液。首先,通过对比分析中性(pH 7.0)热致大豆分离蛋白(HSPI)、酸性(pH 3.0)天然大豆分离蛋白(ANSPI)与酸性(pH 3.0)热致大豆分离蛋白(AHSPI)的颗粒特性、乳化性、稳定高内相乳液(HIPEs)的性质,发现AHSPI具有更大的颗粒粒径(Dh)、更高的表面疏水性(H0)、更低的Zeta-电位绝对值、较好的溶解性与更好的乳化性,其稳定的HIPEs(φ=0.80)具有较低的界面覆盖率(SC%)与较高的界面蛋白吸附率(AP%),与ANSPI、HSPI相...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关于Pickering乳液及食品级Pickering乳液的相关研究报道数量随时间变化图[30]

图1-1关于Pickering乳液及食品级Pickering乳液的相关研究报道数量随时间变化图[30]

其是以多糖为主导的Pickering颗粒,如淀粉纳米晶[45]、壳聚糖纳米晶[46]等等可单独稳定PickeringHIPEs。虽然多糖颗粒作为Pickering稳定剂吸附至界面时具有较好的空间结构稳定性,但其往往需要进行表面修饰或复合处理以提高其乳化效应,如辛烯基琥珀酸酐(OS....


图1-2乳液的失稳现象,(a)油滴均匀分散、(b)絮凝、(c)凝聚、(d)油脂上浮、(e)相分离[63]

图1-2乳液的失稳现象,(a)油滴均匀分散、(b)絮凝、(c)凝聚、(d)油脂上浮、(e)相分离[63]

,产生许多小冰晶;而体系经缓慢冷冻过程中成核速率比晶体生长速率慢,体系中成核少,故形成的冰晶大而少[63],且大冰晶体对乳液结构的破坏程度强于小冰晶体,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常使用快速冷冻保存食品,以降低对食品质构的破坏。最后,在冷冻过程中当环境温度或湿度发生变化时,会在已形成晶....


图1-3乳液冷冻过程中油相和水相的结晶[63]

图1-3乳液冷冻过程中油相和水相的结晶[63]

,越能有效防止凝聚现象的发生。(4)奥斯特熟化:小油滴不断将油相传递给大油滴,导致小油滴越来越小,大油滴越来越大[67,68],但该现象在乳液类食品中出现频率较低,因使用的油相为三酸甘油酯,水溶性较低。综上,在乳液冻融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失稳现象为脂肪上浮(乳析)、絮凝、凝聚,这些失....


图1-4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

图1-4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81.5.2研究内容1)首先,对不同条件下SPI的颗粒特性、乳化性,稳定高内相乳液(HIPEs)的物化特性进行了表征,证实了酸性(pH3.0)热致大豆分离蛋白(AHSPI)稳定的HIPEs(I=100mM)较酸性(pH3.0)天然大豆分离蛋白(ANSPI....



本文编号:4037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4037379.html

上一篇:香蕉纤维的碱法脱胶工艺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2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