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系统学论文 >

输出误差类多输入单输出系统的辨识

发布时间:2020-08-25 02:44
【摘要】:随着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工程实践的需要,工业控制系统的目标已不再局限于只含某个或某几个变量的单变量系统,而是特性复杂、变量数多的多变量系统。本文基于最小二乘辨识原理,辅助变量辨识方法,辅助模型辨识思想,递阶辨识原理,多新息辨识理论和迭代辨识技术研究了输出误差类多输入单输出系统的辨识问题,研究成果如下: l对于白噪声干扰下的输出误差多输入单输出系统,把系统的r 1个输入作为不可测噪声对待,r为系统的总输入个数,与系统固有的噪声一起构成一个总噪声,用辅助变量法估计系统的参数,推导出辨识这类系统的辅助变量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并将辅助变量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和辅助模型递推最小二乘算法的计算量和收敛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递阶辨识原理和辅助模型辨识思想,提出基于辅助模型的多输入单输出系统递阶最小二乘算法。 2对于有色噪声干扰下的输出误差多输入单输出系统,用辅助模型的输出代替辨识模型信息向量中的未知不可测变量,推导出其辅助模型增广随机梯度算法和辅助模型广义随机梯度算法,再通过引入新息长度扩展标量新息为新息向量,推导出基于辅助模型的多输入单输出系统多新息增广随机梯度算法和基于辅助模型的多输入单输出系统多新息广义随机梯度算法。所得算法在每一次的迭代中不仅使用了当前数据和新息,而且使用了过去数据和新息,提高了参数估计精度和收敛速度。 3对于有色噪声干扰下的输出误差多输入单输出系统,将辅助模型辨识思想与最小二乘迭代辨识方法相结合,利用系统的可测信息建立一个辅助模型,然后分别用辅助模型的输出和噪声估计值代替辨识模型信息向量中未知的真实输出和不可测噪声项,再使用迭代技术,推导出多输入单输出系统的辅助模型最小二乘迭代算法。并将辅助模型最小二乘迭代算法与传统的辅助模型递推增广最小二乘算法以及辅助模型递推广义最小二乘算法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综上所述,论文主要运用辅助模型辨识思想,系统地推导和分析了基于辅助模型的输出误差类多输入单输出系统中的几种参数辨识算法。论文最后给出了总结和展望,并对研究中所面I临的一些困难和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做了简单的介绍,如某些辨识算法的收敛性证明问题,这些辨识算法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等。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N945.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路林吉,史维祥,林廷圻,薛祖德;一种基于输出误差的有模型离散时间动态系统迭代学习控制算法[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2 路林吉,薛祖德,林廷圻,史维祥;一种使用输出误差的离散迭代学习控制算法的渐近收敛性分析[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3 初燕云;王冬青;杨国为;;Hammerstein OEMA系统的辅助模型最小二乘辨识[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年22期

4 赵学良;肖永松;;多输入单输出系统的辅助变量参数估计[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年20期

5 汪保明,李孝忠;区间值模糊线性规划问题及其求解方法[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6 栾创业;宋桂玲;初燕云;王冬青;;一类有色噪声干扰系统的辅助模型多新息辨识方法[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9年01期

7 王冬青;;基于辅助模型的递推增广最小二乘辨识方法[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9年01期

8 刘艳君;谢莉;丁锋;;非均匀采样数据系统的AM-RLS辨识方法及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19期

9 张江涛;刘艳君;;多变量系统辅助模型多新息随机梯度辨识方法[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0年06期

10 陈恩伟;陆益民;刘正士;王勇;龚兴龙;;Taylor展开的线性时变系统参数辨识及误差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路林吉;王树青;;一种基于输出误差的离散时间动态系统迭代学习控制算法[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2 王博;;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输出误差直接自适应控制[A];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04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惠光;张燕君;;用Lyapunov稳定理论设计MRAC系统的一种方法[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4 张涛;谢林柏;丁锋;;输出信号量化的双率采样Hammerstein非线性系统辨识[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1)[C];2009年

5 赵瑾;申忠宇;顾幸生;龙素华;;动态不确定系统鲁棒执行器故障检测与重构[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七分册)[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增刊)][C];2009年

6 阮德金;邓路;杨春;;少模光纤干涉仪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任庆昌;;MPSSM模型辨识的误差准则分析[A];199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8 师五喜;霍伟;毕树生;宗光华;;内部稳定的广义预测控制方法[A];第二十一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刘壮明;鲍明;管鲁阳;李晓东;;改进反向传播算法及其应用[A];中国声学学会200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冯广龙;张纪峰;;农作物需水量的建模与适应控制[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云南 任世雄;低压差高精度三端稳压器LD1086[N];电子报;2005年

2 Morningstar晨星(深圳)基金研究中心 王蕊;广发聚丰 稳中有升[N];证券时报;2006年

3 中国消费者报 何丹婵;消费者如何正确识别真假平凹两用电磁炉?[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4 孙文;OKI窄行通用打印机专攻税票[N];中国电子报;2004年

5 赵红爽;PDA移动计算技术在管理软件中的应用[N];中国商报;2004年

6 山东 姜元学;选购一台优质的显示器[N];电脑报;2002年

7 云菲;“秦汉”“罗马”在京“文明”对话[N];中国艺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韩丽丽;多率多输入系统的辨识[D];江南大学;2010年

2 周丽;利率衍生品定价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06年

3 张黎;过程监测与调整的理论和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4 廖红伟;油藏动态分析大系统方法研究与应用[D];西北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学良;输出误差类多输入单输出系统的辨识[D];江南大学;2011年

2 刘艳君;一类非均匀采样数据系统的递推最小二乘类辨识[D];江南大学;2009年

3 张彩霞;双输入多率系统梯度型辨识方法[D];江南大学;2009年

4 陈晓明;基于梯度的双率采样数据系统辨识[D];江南大学;2008年

5 陆静;双输入多率系统的最小二乘迭代辨识[D];江南大学;2009年

6 张江涛;多变量输出误差类模型的多新息随机梯度算法[D];江南大学;2011年

7 向丽丽;输出误差类单输入多输出系统的辅助模型递阶辨识[D];江南大学;2011年

8 曾洪梅;产品概念设计可视化辅助模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9 彭晓明;低阶模型参考自适应在液压力控制系统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李林欢;预测PID控制理论与应用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03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txlw/2803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d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