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AR模型的我国能源供求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5-05-11 06:46
能源在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关键的主导地位,是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来源和动力,我国当前作为世界上能源进出口的大国,经济迅速增长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在不断为能源需求施加压力。考虑到技术以及现实因素,我国能源消费主力仍为传统一次能源,一次能源不可再生的特性使得能源稀缺问题逐渐凸显,故目前亟待解决我国不断扩张的能源供求缺口与能源短缺之间的矛盾。为缩短能源供求缺口,就需要对我国能源供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找到影响能源供给和需求的最强驱动因素;这也将会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布局以及有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提出科学的政策建议;并且依照我国能源供给侧改革的方向进一步优化能源供需关系,将有助于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所以深刻认识我国能源供求现状,是对未来几年的能源供求总量发展形式进行预测,对能源供求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对能源供求结构进行深刻剖析的关键因素,再利用相关实证结果有侧重地制定出相应的能源策略,进行科学地能源规划,使得在维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证能源供给,将是面对我国当前严峻的能源问题科学有效的研究思路。国内外诸多学者也致力于尝试对能源供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以供需平衡为最...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能源供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2.2 能源需求影响因素
1.2.3 能源供给影响因素
1.3 研究内容
2 我国能源供求结构特征与趋势预测
2.1 我国能源需求结构特征与趋势分析
2.1.1 能源定义以及结构特征
2.1.2 能源需求现状以及趋势分析
2.2 我国能源供给结构特征与趋势分析
2.2.1 供给结构特征
2.2.2 能源供给趋势分析
2.3 预测方法及模型原理
2.3.1 数据来源及预测方法选取
2.3.2 ARIMA模型建模原理
2.3.3 我国能源供求总量预测
3 中国能源需求与影响因素之间协整关系分析
3.1 影响因素与分析方法
3.1.1 原理阐述
3.1.2 分析方法
3.2 能源需求与能源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分析
3.3 能源需求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分析
3.4 能源需求与能源强度之间的关系分析
3.5 能源需求与能源出口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3.6 能源需求与城镇人口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3.7 能源需求与能源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分析
3.8 本章小结
4 能源需求对影响因素的动态反应分析
4.1 基于VAR模型的能源需求与影响因素协整关系分析
4.1.1 VAR模型原理
4.1.2 能源需求与影响因素的VAR模型的建立
4.1.3 VAR模型稳定性检验
4.1.4 协整关系检验
4.1.5 误差修正模型
4.1.6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4.2 能源需求的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分析
4.2.1 能源需求的脉冲响应分析
4.2.2 方差分解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中国能源供给与影响因素之间协整关系分析
5.1 能源供给的可能影响因素的选定
5.2 能源供给与gdp之间的关系分析
5.3 能源供给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分析
5.4 能源供给与进口总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5.5 能源供给与总储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能源供给对影响因素的动态反应分析
6.1 基于VAR模型的能源供给与影响因素协整关系分析
6.1.1 变量趋势
6.1.2 能源供给与影响因素的VAR模型的建立
6.1.3 VAR模型稳定性检验
6.1.4 协整关系检验
6.1.5 误差修正模型
6.1.6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6.2 能源供给的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分析
6.2.1 能源供给的脉冲响应分析
6.2.2 方差分解分析
7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4045009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能源供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2.2 能源需求影响因素
1.2.3 能源供给影响因素
1.3 研究内容
2 我国能源供求结构特征与趋势预测
2.1 我国能源需求结构特征与趋势分析
2.1.1 能源定义以及结构特征
2.1.2 能源需求现状以及趋势分析
2.2 我国能源供给结构特征与趋势分析
2.2.1 供给结构特征
2.2.2 能源供给趋势分析
2.3 预测方法及模型原理
2.3.1 数据来源及预测方法选取
2.3.2 ARIMA模型建模原理
2.3.3 我国能源供求总量预测
3 中国能源需求与影响因素之间协整关系分析
3.1 影响因素与分析方法
3.1.1 原理阐述
3.1.2 分析方法
3.2 能源需求与能源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分析
3.3 能源需求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分析
3.4 能源需求与能源强度之间的关系分析
3.5 能源需求与能源出口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3.6 能源需求与城镇人口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3.7 能源需求与能源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分析
3.8 本章小结
4 能源需求对影响因素的动态反应分析
4.1 基于VAR模型的能源需求与影响因素协整关系分析
4.1.1 VAR模型原理
4.1.2 能源需求与影响因素的VAR模型的建立
4.1.3 VAR模型稳定性检验
4.1.4 协整关系检验
4.1.5 误差修正模型
4.1.6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4.2 能源需求的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分析
4.2.1 能源需求的脉冲响应分析
4.2.2 方差分解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中国能源供给与影响因素之间协整关系分析
5.1 能源供给的可能影响因素的选定
5.2 能源供给与gdp之间的关系分析
5.3 能源供给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分析
5.4 能源供给与进口总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5.5 能源供给与总储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能源供给对影响因素的动态反应分析
6.1 基于VAR模型的能源供给与影响因素协整关系分析
6.1.1 变量趋势
6.1.2 能源供给与影响因素的VAR模型的建立
6.1.3 VAR模型稳定性检验
6.1.4 协整关系检验
6.1.5 误差修正模型
6.1.6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6.2 能源供给的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分析
6.2.1 能源供给的脉冲响应分析
6.2.2 方差分解分析
7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4045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4045009.html
上一篇:YT建筑公司多元化战略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