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之“道”与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本文关键词: 孙子 道 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 出处:《管子学刊》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孙子在《孙子·计篇》对"道"字的全新解释是:国君和百姓思想上同心同德、行动上生死与共,二者合在一起就是"道"。以此来考察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可知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不断发展壮大,以至最后战胜日本侵略者,完全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一整套合乎人民群众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与人民同心同德、同生死共患难,得道多助的结果。
[Abstract]:Sun Tzu ' s new explanation of the word " Tao " in Sun Tzu ' s " Tao " is that both the Guojun and the people ' s thought are the same , and the action is the " Tao " .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ti - Japanese democratic base area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Anti - Japanese War period has grown and finally defeated the Japanese invaders , becaus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adopted a set of policy of road and line policy which is in the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 and it is the result of the common struggle of the people with the people , and the living and death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
【作者单位】: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
【分类号】:E892;D231
【正文快照】: 孙武从战略角度出发,把国家的生死存亡和战争的胜负归结为“道、天、地、将、法”五大要素,称之为“五事”,并将其中的“道”作为五事中的首要因素(《孙子·计篇》)。以孙武对“道”字的解释,来考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可雄辩地证明,敌后抗日根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金野;刘建宁;吴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禁毒成效探析[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吴继金;;抗日民主根据地革命美术活动及其特点[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尹荣华;;李先念与鄂豫皖抗日民主根据地[J];中国老区建设;2009年08期
4 田酉如;;抗日民主根据地——新中国的雏型[J];党史文汇;2011年05期
5 王介平 ,王文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抗日民主根据地文艺事业的贡献[J];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6 王景武;傅良君;;抗战时期陇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统一战线政策[J];理论学习;1986年01期
7 寿晓松;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几次重大战略转变初探[J];军事历史研究;1987年04期
8 许祖范;;安徽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经济建设[J];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01期
9 刘云龙;抗日民主根据地廉政建设述评[J];长白学刊;1991年04期
10 艾立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主根据地正确处理党政关系的基本实践述评[J];长白学刊;199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正国;;试论襄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经济建设[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2 肖正楚;;试述鄂中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历史作用[A];地方革命史研究——湖北省新四军研究会十堰会议和咸宁年会专辑[C];2000年
3 万保国;;鄂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政权建设[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4 段纪明;;襄河抗日民主根据地政权建设及其历史功绩[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5 ;关于加强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历史研究工作和准备召开学术讨论会的几点意见[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6 徐凯希;张苹;;略论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农村经济工作[A];湖北抗战——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7 明建中;;襄西抗日民主根据地统战工作的基本经验[A];铁军雄风——纪念新四军建军6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8 王文春;;务实 开拓——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经济政策的现实意义[A];铁军雄风——纪念新四军建军6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9 瞿道文;;论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及其贡献[A];英明的决策,,伟大的胜利——纪念抗美援朝胜利5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55周年论文集[C];2001年
10 蒋伯英;;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经验[A];纪念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60周年专刊[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记者 李登奇;青山处处埋忠骨 而今英魂归故里[N];中国社会报;2011年
2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 鄂豫边区革命史编辑部 湖北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荆楚铸丰碑[N];湖北日报;2005年
3 特派记者 王晖军 花为华 邹平;一段历史一个重任托付扬州[N];扬州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抗大八分校旧址群期待呵护[N];江淮时报;2011年
5 长治市委党史研究室 卫恒善 田慧慧;太行精神是长治人民的“传家宝”[N];长治日报;2014年
6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 李蓉;民族危亡关头的中国共产党[N];人民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江湖;以笔为枪 救亡图存[N];文艺报;2005年
8 周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N];人民日报;2005年
9 记者何家玉;纪念新四军东进南通70周年[N];南通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姚尚右;安徽抗日民主根据地教育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信芳;陇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文化建设[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海川;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禁烟禁毒斗争[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4 史朝刚;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村选工作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5 程良森;安徽抗日民主根据地政权建设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6 申绥改;论抗日民主根据地高等教育的特点和地位[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65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465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