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苏区社会关系的变革
本文选题:中国共产党 + 苏区 ; 参考:《湖湘论坛》2015年03期
【摘要】:苏维埃时期,为消除旧式社会关系对革命的消极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区人民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了苏区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使苏区民众之间由宗族关系转向阶级关系,党政军群之间形成新型合作关系,男女之间由压迫依附转向平等独立。
[Abstract]:During the Soviet period,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the old social relations on the revolutio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ed the people of the Soviet areas to take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realize the 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social relations in the Soviet areas and to chang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people of the Soviet areas from clan to class relations. Party, government, army and masses form a new type of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 and women from oppressive dependence to equality and independence.
【作者单位】: 湖南医药学院;
【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社会建设研究》[编号:11YBB30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23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黎萍;;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妇女教育特征考察[J];安徽史学;2006年03期
2 薛云;;华北根据地婚姻自由障碍因素论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3 何晓坚;;忍受苛待与近代农民工的道义经济学[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1期
4 李熠;;毛泽东的妇女思想评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5 张慧玲;;晋冀鲁豫根据地婚姻执行机构研究[J];沧桑;2007年04期
6 付洁;;从《孽海花》看晚清的女性解放[J];沧桑;2010年02期
7 马春花;李光;;女性·电影·革命——王苹与中国女性电影的发生[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龚小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朱升芹;;浅谈近代中国妇女反缠足运动[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12期
10 陈文胜;;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妇女参政[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阎广芬;;西方女学的传入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2 阎广芬;;中外近代女子教育发展简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3 张志永;;华北抗日根据地妇女运动与婚外性关系[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时晓明;;论敌后抗日根据地妇女的历史贡献[A];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会建会2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11年
5 钱均鹏;李红莲;;大兴调查研究与延安时期党的妇女工作作风的转变[A];延安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C];2013年
6 成龙;;李大钊主体间性思想探析[A];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学术论文选集[C];2009年
7 丁娟;黄桂霞;马焱;;试述毛泽东关于中国妇女解放的思想[A];毛泽东与中国道路——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莉;20世纪上半叶陕西地区法学思想与法学实践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3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高莹;21世纪中国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黄文治;鄂豫皖苏区道路:一个民众动员的实践研究(1920-1932)[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玲;战争、国家与女性:抗战时期宋美龄的妇女动员[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荣花;中共革命与太行山区社会文化的变迁(1937—1949)[D];河北大学;2011年
8 郝正春;经验、技术与权力:晋中新区之土改运作[D];山西大学;2011年
9 吴启琳;传承与嬗变:明清赣南地方政治秩序与基层行政之演化[D];复旦大学;2011年
10 白艳;中国共产党妇女干部培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璐璐;论1919-1920年《晨报副刊》对女性问题的讨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秦奋;清朝晚期至民国中期福州女子教育研究(1850-1937)[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孔林林;抗战时期山东妇女运动和妇女生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转;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政治参与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王秋丽;统一战线环境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展与民众运动[D];河南大学;2011年
6 顾文娟;《盛京时报·妇女周刊》与伪满时期妇女教化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马静静;晚清民国文献史料中的女赌问题初探[D];暨南大学;2011年
8 黄桥;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与敌后抗日根据地妇女运动的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晶;新时期我国女性政治参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申鑫瑛;流俗待看除旧弊,深闺有愿做新民[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汉文;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75周年活动纪实[J];广东党史;2002年06期
2 谢一彪,朱腾云;论中国苏维埃选举制度的特点[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刘果元,李国忠;苏维埃时期移风易俗工作述论[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陈晔;;红二十四军和华北第一个苏维埃政权[J];档案天地;2005年06期
5 黄永良;;试析苏维埃政府廉洁高效之因[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赵建平;刘斌;;武夷山发现苏维埃时期红军标语群[J];福建党史月刊;2008年04期
7 罗玉初;吴铿锵;;热血铸丰碑——记饶和埔苏维埃政府主席陈彩芹[J];福建党史月刊;2008年S1期
8 吴倔冷;;乌山,星火燎原——纪念饶和埔诏县苏维埃政府成立78周年[J];福建党史月刊;2010年24期
9 臧继良;;“苏维埃工农共和国”和“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建国构想比较分析——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J];延边党校学报;2011年05期
10 黄振位;;从“人民政府”到“苏维埃政府”的建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孙善根;;浅析黎族知识分子与琼崖苏维埃[A];旗帜飘扬——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人物研究论文选[C];2010年
2 周道鸾;;反腐倡廉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一以贯之”的方针[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二辑)[C];2012年
3 陈凤芳;;毛泽东在永定的革命实践及其贡献[A];毛泽东邓小平与现代中国——中国现代史学会与中共永定县委、永定县人民政府联合召开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学术讨论会重要讲话与论文选集[C];1993年
4 叶孟魁;;瞿秋白论广州起义[A];瞿秋白百周年纪念-全国瞿秋白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高阳;;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建设述论[A];中国共产党90年研究文集(下)[C];2011年
6 陈欣德;;试论百色起义精神[A];历史的启示——右江流域民族历史文化与经济开发研讨会暨广西历史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7 鞠健;;瞿秋白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宣传及意义[A];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10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生枝[N];上饶日报;2011年
2 中国工商报社红色工商史课题组;突破经济重重封锁 壮大革命星星之火[N];中国工商报;2011年
3 记者 邓明 白培生 李国斌 通讯员 何书典 许维学;安仁发现“苏维埃”公章和告示[N];湖南日报;2011年
4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副巡视员 研究员 王新生;中央苏区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建立的重要意义及历史作用[N];闽西日报;2012年
5 记者 谢超平;继承革命优良传统 开创更加美好未来[N];惠州日报;2012年
6 审计署驻重庆特派办 刘玉;湘鄂赣革命时期的财经审计[N];中国审计报;2012年
7 中央档案馆馆员 殷月兰;贪污是“苏维埃政府的羞耻”[N];北京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张斌 刘文韬;“红孩儿”的精神坐标[N];湖南日报;2011年
9 沈洛羊 叶良方;海陆丰革命根据地财税史略[N];汕尾日报;2011年
10 高叙景 陈礼祥 本报首席记者 彭文辉;红色圣地旅游热[N];宜春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董岩;试析1929-1933年中共中央与地方苏维埃政府农民土地政策的差异[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肖巧朋;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救灾工作的历史考察及经验总结[D];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
3 刘青环;中共早期抗日主张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3年
4 柳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建设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5 张维远;“三三制”政权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D];湘潭大学;2006年
6 刘霞;试论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政治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姜相宝;中央苏区廉政建设之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221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822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