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使命-责任体制:中国共产党新型政治形态建构论纲

发布时间:2018-06-14 17:59

  本文选题:中国共产党 + 使命-责任体制 ; 参考:《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07期


【摘要】:回答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党"这一根本问题,是认识中国、研究中国、发展中国的一大基本前提。从性质、作用、角色、地位、使命、责任六大比较内容出发,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致力于实现国家繁荣富强、民族伟大复兴、世界和平共荣的使命型政党,其正致力于建构的"使命-责任体制"新型政治形态包括国内"全国一盘棋思想"和国际"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两大战略内涵,这两大战略内涵的实现机制有赖于以德治党与依法治国相互促进机制以及决策-执行高效互动机制在现实生活中的全面生成,从而在战略与机制层面塑造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制度创新与政策更新双重内生动力机制,型构将中国共产党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转化为生动历史实践的制度化动力。
[Abstract]:A good answer to the fundamental question of "what kind of political part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is a basic prerequisite for understanding China, studying China, and developing China. Proceeding from the six comparative contents of nature, function, role, status, mission and responsibility,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CPC is a mission-oriented political party committed to realizing the prosperity and strength of the country,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nation, and world peace and common prosperity. The new political form of "mission-responsibility system", which it is working to construct, includes two strategic connotations of "one game of chess thought" in China and "community of human destiny" in the world. The realization mechanism of these two strategic connotations depends on the comprehensive generation of the mutual promotion mechanism of ruling the Party by morality and governing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law, as well as the interactive mechanism of decision-making and implementation with high efficiency in real life. Thus, at the strategic and mechanism level, the system innovation and policy renewal of contemporary China's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can be shaped as a dual endogenous dynamic mechanism, and the "two century-old goal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ill be transformed into the institutional motive force of vivid historical practice.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分类号】:D26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唐亚林;;中国式民主的内涵重构、话语叙事与发展方略——兼与高民政、蒋德海教授商榷[J];探索与争鸣;2014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唐亚林;;治党兴党和治国兴国是根本统一的[N];北京日报;201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靳强;李琛;刘莲;苏凌寒;申哲民;单爱党;;基于毒性足迹的污染源头管控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年04期

2 冯径平;汪佳;宋君宜;康萍;;快递包装回收利用研究[J];中国商论;2017年18期

3 张弘韬;;节约型包装造型与结构设计研究——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视角[J];生态经济;2017年07期

4 曹晓明;班华;程德富;王全利;;包钢稀土钢生命周期评价研究[J];包钢科技;2017年03期

5 代剑环;付林;刘城;;社区快递包装物回收利用模式研究——以绵阳市为例[J];中国商论;2017年15期

6 郑刚强;乔柏钧;刘明德;;融契之美——高端船舶设计艺术中蕴含的美学精神[J];艺术设计研究;2017年02期

7 陆超;;交互通用性设计原理在儿童早教生态产品中的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2017年10期

8 李若馨;张月;;快递盒回收问题现状及解决策略[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01期

9 侯兴;张文龙;罗小勇;熊维;李轶;;不同回用用途下典型城市污水再生处理工艺的生命周期评价分析[J];环境工程;2017年02期

10 韩骥;周燕;;物质代谢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君;钟海燕;黄培津;;“变废为宝”理念下的自然材料可持续设计[J];美与时代(上);2016年02期

2 孟国忠;徐丽;徐朝阳;;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及其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学报;2015年03期

3 ;中国造纸工业2013年度报告[J];造纸信息;2014年06期

4 ;节省空间的方便面包装[J];印刷技术;2013年20期

5 尹娜;;废旧资源在家纺设计中再利用的价值[J];纺织导报;2013年06期

6 柯胜海;;基于二维码技术的电子商务“零包装”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3年08期

7 甘艳;;基于虚实相生理论的产品设计美学及方法研究[J];艺术百家;2012年S1期

8 边少平;;本土化包装设计在民族品牌构建中的作用[J];包装工程;2012年24期

9 黄蔚;;创意产业大发展背景下的包装设计[J];包装工程;2012年24期

10 王陈远;;基于BIM的深化设计管理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新闻热评[J];中国石油企业;2012年Z1期

2 ;曹伯纯阐述实施“人才强桂”战略内涵[J];当代广西;2004年04期

3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贾大山;;“内河优势”战略内涵及其战略准备阶段进展评价[A];第十届全国内河船舶与航运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本报记者 薛梅 王晓晖;做强做优国内主营业务的战略内涵[N];中国石油报;2013年

2 李光全;黄岛新区文化引领的战略内涵与定位[N];青岛日报;2014年

3 王利平;欧美连锁经营战略内涵丰富[N];医药经济报;2000年

4 记者 秦春燕;科学把握总体战略内涵坚 定不移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实践[N];巴中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王巍 李江;解读“文化强省”的战略内涵[N];发展导报;2011年

6 朱小兵;SMB市场真的繁荣吗?[N];计算机世界;2005年

7 长治县委书记 常光明 代县长 裴少飞;深刻理解“四位一体”战略内涵 全力推进“资源大县”转型发展[N];长治日报;2009年

8 首席记者 于航 唐凤来;深化“金融强市”战略内涵[N];牡丹江日报;2012年



本文编号:20184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0184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c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