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大学生村官队伍管理政策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28 21:50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为了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后备力量和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途径的双重战略考虑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自2008年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以来,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为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建设都发挥了积极作用。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在“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经验可循。因此,对大学生村官队伍的管理尚存在不少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坚持管理学理论为根本方法,运用了文献综述法、调查研究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大学生村官队伍管理政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其基本结构和观点如下:绪论部分通过阐述大学生村官的定义、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在对研究对象的定义、研究背景及意义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阐述了大学生村官管理理论及相关政策。大学生村官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乡村治理理论。大学生村官已成为基层党政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将管理学相关基础理论运用到对大学生村官队伍的管理与培养是一项特别重要的研究方向;还从大学生村官选聘政策、使用及管理政策、保障... 

【文章来源】: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大学生村官队伍管理政策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


南昌市大学生村官选聘年份分布图

村官,专业结构,大学生,南昌市


?男?知、??图3-2南昌市在岗大学生村官政治面貌和性别结构图??Fig.?3-2?The?structure?diagram?of?political?status?and?gender?in?Nanchang??College-Graduate?Village?officials??3.1.2学历和专业结构??(^)?^j)!E??图3-3南昌市在尚大学生村官学历和专业结构图??Fig.?3-3TheEducational?and?professional?structure?map?of?CoIIegc-Craduate?village??officials?in?Nanchang??从图3-3中看出,南昌市在岗大学生村官按学历分类:本科学历325名,占比??86.44%,研宄生以上学历51名,占比13.56%;按专业分类:社科类245人,占比??65.16%,理工类86人,占比?22.87%,农林渔牧类4人,占比1.06%,其它类41??人,占比10.90%。根据以上数据不难发现,从大学生村官专业分布来看,社科类大??学生村官的比例高达六成多,理工类的大学生村官比例占比两成多,这与从侧面反映??了当前各个学科的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的难易程度。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农林渔??牧类专业的学生到农村后往往能够利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很快打开到村工作的新局??面。但是,农林渔牧类的大学生村官仅4人,与农村的实际需用远不成正比。??13??

村官,大学生,性别结构,南昌市


College-Graduate?Village?officials??3.1.2学历和专业结构??(^)?^j)!E??图3-3南昌市在尚大学生村官学历和专业结构图??Fig.?3-3TheEducational?and?professional?structure?map?of?CoIIegc-Craduate?village??officials?in?Nanchang??从图3-3中看出,南昌市在岗大学生村官按学历分类:本科学历325名,占比??86.44%,研宄生以上学历51名,占比13.56%;按专业分类:社科类245人,占比??65.16%,理工类86人,占比?22.87%,农林渔牧类4人,占比1.06%,其它类41??人,占比10.90%。根据以上数据不难发现,从大学生村官专业分布来看,社科类大??学生村官的比例高达六成多,理工类的大学生村官比例占比两成多,这与从侧面反映??了当前各个学科的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的难易程度。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农林渔??牧类专业的学生到农村后往往能够利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很快打开到村工作的新局??面。但是,农林渔牧类的大学生村官仅4人,与农村的实际需用远不成正比。??1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研究[J]. 唐浩,韩亚梅.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1)
[2]村域转型视域下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作用[J]. 佟瑛.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01)
[3]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选用及培养机制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J]. 邢林.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2(06)
[4]大学生村官激励现状及机制研究[J]. 李智飞.  考试周刊. 2012(08)
[5]大学生村官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对策[J]. 魏国凤.  经济师. 2011(12)
[6]“大学生村官”政策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基于对桂林市的调研[J]. 王洪波.  学理论. 2011(33)
[7]大学生村官角色调适社会化问题研究现状[J]. 乔妙妙.  法制与社会. 2010(34)
[8]促进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的对策[J]. 闫淼.  当代青年研究. 2010(11)
[9]大学生“村官”培养模式研究综述[J]. 代丽云,徐秋梅,赵国友.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0(11)
[10]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J]. 卢纯佶.  中国就业. 2009(04)

硕士论文
[1]从选聘到选调: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变迁[D]. 高金涛.山东农业大学 2017
[2]东台市三仓镇大学生“村官”管理问题研究[D]. 王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3]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南昌市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研究[D]. 周洁.江西财经大学 2015
[4]大学生村官制度研究[D]. 张一博.辽宁师范大学 2015
[5]大学生村官的适应性与行动策略研究[D]. 刘振伟.新疆农业大学 2014
[6]江苏省赣榆县大学生“村官”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 仲翠.扬州大学 2014
[7]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的对策研究[D]. 徐斯.江西农业大学 2012
[8]“大学生村官”发展研究[D]. 周洪文.华中师范大学 2012
[9]大学生村官政策发展问题研究[D]. 袁强.郑州大学 2012
[10]大学生村官计划政策的评估与完善[D]. 夏志刚.四川农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08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308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f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