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合并与村改居社区建设:“大村庄制”与乡村城镇化内动力的社会学阐释——基于山东省三义口社区的调查
发布时间:2021-12-02 03:37
"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建制的实施,使得离散型、同质型的自然村庄转向集中型、异质型的行政共同体,实现了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完成了基层自治单元规模的缩减,降低了财政成本。但大量村庄在实操过程中合并不彻底。三义口社区作为全国"大村庄制"的建设典型,完成了"多村庄"村务管理与集体资产管理的合一化进程。通过梳理三义口社区村庄合并过程,研究村庄合并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及其衍生的基层自治格局重构,并进行社会学的阐释。
【文章来源】: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20,(05)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三义口社区的“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建设历程
(一)酝酿阶段:政府出台政策牵头指导村庄合并
(二)合并初期:对原行政村党支部改制
(三)推进阶段:村务管理与集体资产管理合一
(四)博弈阶段:通过“四不变”与“四统一”瓦解反对力量
(五)发展阶段:整合集体土地资产,解决原有村债务
(六)成熟阶段:大村庄统筹规划,实现当地的工业化、城镇化
二、三义口社区“大村庄制”村务自治与村集体资产管辖同一的特征分析
(一)通过集体土地资产的整合完成工业化
(二)实现地缘关系的自治,保证“大村庄”村委会服务均等化
(三)缩减村干部规模以减轻村集体财政压力,建设高水平村委会队伍
(四)发挥大村庄集体性优势,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调整基层政府与自治组织关系,细化“网格化”管理
三、三义口社区村庄合并与乡村城镇化内动力的社会学阐释
(一)基层政府与自治组织的关系重构
(二)基层政府与企业主体的关系重构
(三)自治组织与企业主体的关系重构
四、“大村庄制”模式下三义口社区新时代建设提升路径研究
(一)提升社区工作,树立自治服务型理念
(二)加大政策倾斜,提升城镇化与工业化
(三)破解政经一体,强化村集体经济建设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社区治理:模式演进、方法转变与联动机制[J]. 庄龙玉. 行政论坛. 2018(04)
[2]村落空间重构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对村庄合并的成效、问题和原因的社会学阐释[J]. 郭占锋,李琳,吴丽娟. 学习与实践. 2017(01)
[3]集体产权背景下的农村社区治理:困境及出路[J]. 李增元. 理论与改革. 2014(02)
[4]农村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的共生、共建与联动[J]. 何平.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5]谁该为村干部报酬“买单”——对村干部工资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 陈永刚. 兰州学刊. 2010(05)
[6]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王志怀.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8(03)
[7]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目标与制度保障[J]. 项继权.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1)
[8]论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的影响及对策——重庆市C县G镇宗族势力实地调研分析[J]. 张超.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04(03)
[9]“乡政村治”格局下的村民自治——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制约关系分析[J]. 金太军. 社会主义研究. 2000(04)
硕士论文
[1]农村社区变迁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D]. 诸葛鹏.山东农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27650
【文章来源】: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20,(05)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三义口社区的“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建设历程
(一)酝酿阶段:政府出台政策牵头指导村庄合并
(二)合并初期:对原行政村党支部改制
(三)推进阶段:村务管理与集体资产管理合一
(四)博弈阶段:通过“四不变”与“四统一”瓦解反对力量
(五)发展阶段:整合集体土地资产,解决原有村债务
(六)成熟阶段:大村庄统筹规划,实现当地的工业化、城镇化
二、三义口社区“大村庄制”村务自治与村集体资产管辖同一的特征分析
(一)通过集体土地资产的整合完成工业化
(二)实现地缘关系的自治,保证“大村庄”村委会服务均等化
(三)缩减村干部规模以减轻村集体财政压力,建设高水平村委会队伍
(四)发挥大村庄集体性优势,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调整基层政府与自治组织关系,细化“网格化”管理
三、三义口社区村庄合并与乡村城镇化内动力的社会学阐释
(一)基层政府与自治组织的关系重构
(二)基层政府与企业主体的关系重构
(三)自治组织与企业主体的关系重构
四、“大村庄制”模式下三义口社区新时代建设提升路径研究
(一)提升社区工作,树立自治服务型理念
(二)加大政策倾斜,提升城镇化与工业化
(三)破解政经一体,强化村集体经济建设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社区治理:模式演进、方法转变与联动机制[J]. 庄龙玉. 行政论坛. 2018(04)
[2]村落空间重构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对村庄合并的成效、问题和原因的社会学阐释[J]. 郭占锋,李琳,吴丽娟. 学习与实践. 2017(01)
[3]集体产权背景下的农村社区治理:困境及出路[J]. 李增元. 理论与改革. 2014(02)
[4]农村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的共生、共建与联动[J]. 何平.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5]谁该为村干部报酬“买单”——对村干部工资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 陈永刚. 兰州学刊. 2010(05)
[6]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王志怀.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8(03)
[7]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目标与制度保障[J]. 项继权.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1)
[8]论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的影响及对策——重庆市C县G镇宗族势力实地调研分析[J]. 张超.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04(03)
[9]“乡政村治”格局下的村民自治——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制约关系分析[J]. 金太军. 社会主义研究. 2000(04)
硕士论文
[1]农村社区变迁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D]. 诸葛鹏.山东农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276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527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