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村留守妇女就业问题研究 ——以甘肃为例
发布时间:2021-12-02 03:56
自上世纪80年代起,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已婚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妻子留守农村操持生产及家务,形成“男工女耕”的分工模式。在这一分工模式下,产生了一个独特社会群体即留守妇女群体。留守妇女以农业生产为主要就业方式,就业渠道单一,收入偏低,经济上较贫困。对留守妇女就业问题进行研究,拓宽她们的就业途径,有助于增加其收入。就业是民生之本,留守妇女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这一特殊群体的经济生活改善及社会地位提高,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本文选取劳务输出较普遍的西北地区,以留守妇女较为典型的甘肃为例,通过一系列数据及资料剖析了留守妇女就业现象,从中提取留守妇女在就业过重中遇到的典型困境,从农村家庭内部分工、城乡二元体制及留守妇女本身素质等方面寻求产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同时,运用新家庭经济学的就业决策理论对留守妇女外出就业的可能性作进一步分析,认为在当前情况下,鼓励留守妇女外出务工,拓展她们的就业方式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最后,根据留守妇女就业困境、原因及可能性等方面探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主要从政府职能、非政府组织及留守妇女群体自身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媒体对留守妇女的关注
1.2.2 国内学术界有关留守妇女的研究
1.2.3 国外对留守妇女群体的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相关理论
2.1 家庭分工理论
2.2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第三章 农村留守妇女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基本范畴
3.1.1 农村留守妇女
3.1.2 农村留守妇女就业
3.2 甘肃农村留守妇女状况
3.2.1 甘肃概况
3.2.2 该区农村留守妇女状况
3.3 甘肃农村留守妇女就业现状
3.3.1 就业受地域影响较大
3.3.2 有较强烈的外出务工愿望
3.3.3 就业总体呈倒“U”型,就业层次低环境差
3.4 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困境
3.4.1 家庭因素和心理障碍束缚了农村留守妇女外出务工
3.4.2 资金、技术和信息成为制约留守妇女发展农业生产的瓶颈
3.4.3 留守妇女在非农就业方面缺乏市场和机会
第四章 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困境的成因
4.1 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
4.1.1 城乡二元体制的形成和历史演变
4.1.2 城乡二元体制阻碍了留守妇女外出务工
4.2 传统家庭内部劳动分工模式
4.2.1 传统家庭内部劳动分工模式的形成与演变
4.2.2 传统家庭分工模式对留守妇女就业的负面影响
4.3 农村留守妇女人力资本状况
4.3.1 人力资本在就业过程中的意义
4.3.2 甘肃农村留守妇女人力资本现状
4.3.3 留守妇女人力资本现状对就业的负面影响
第五章 农村留守妇女外出务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
5.1 必要性
5.2 可能性
5.2.1 农村留守妇女可支配时间分析
5.2.2 留守妇女的就业契机
第六章 促进留守妇女就业的政策建议
6.1 充分发挥政府在留守妇女就业中的作用
6.1.1 为留守妇女就业提供资金信息帮助
6.1.2 推动农村留守妇女教育发展
6.1.3 加强法律监督和完善立法
6.2 加强省妇联等非政府组织对留守妇女就业的引导作用
6.3 留守妇女群体的自身努力
6.3.1 留守妇女提高自身素质
6.3.2 建立留守妇女互助组
6.4 发展托幼养老组织使家务劳动社会化
6.5 发展农村本地经济实现本地就业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甘肃省农村的调查[J]. 牛芳. 科学经济社会. 2011(03)
[2]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留守妇女婚姻状况研究——以山东省滕州市滨湖镇为例[J]. 胡永帅. 现代交际. 2011(04)
[3]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网络重构行动分析[J]. 吴惠芳,饶静. 中国农村观察. 2010(04)
[4]留守妇女问题的制度成因——户籍制度与城乡二元分割[J]. 李伟华,李苏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4)
[5]日本妇女就业现状与主要影响因素探析[J]. 岳倩,薛坤. 世纪桥. 2010(07)
[6]婚姻关系满意度:留守妇女与非留守妇女的比较研究[J]. 许传新. 妇女研究论丛. 2009(05)
[7]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问题研究——以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L镇为例[J]. 王燕芬,向秋红.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8]丈夫外出务工对留守妇女婚姻关系的影响[J]. 叶敬忠,吴惠芳. 中州学刊. 2009(03)
[9]西部农村留守妇女的身心健康及其影响因素——来自四川农村的报告[J]. 许传新. 南方人口. 2009(02)
[10]农村留守妇女家庭联合决策模型及政策含义[J]. 李楠. 人口与经济. 2009(01)
硕士论文
[1]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D]. 魏翠妮.南京师范大学 2006
[2]现阶段农村妇女就业实证研究[D]. 张然.山东农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27679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媒体对留守妇女的关注
1.2.2 国内学术界有关留守妇女的研究
1.2.3 国外对留守妇女群体的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相关理论
2.1 家庭分工理论
2.2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第三章 农村留守妇女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基本范畴
3.1.1 农村留守妇女
3.1.2 农村留守妇女就业
3.2 甘肃农村留守妇女状况
3.2.1 甘肃概况
3.2.2 该区农村留守妇女状况
3.3 甘肃农村留守妇女就业现状
3.3.1 就业受地域影响较大
3.3.2 有较强烈的外出务工愿望
3.3.3 就业总体呈倒“U”型,就业层次低环境差
3.4 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困境
3.4.1 家庭因素和心理障碍束缚了农村留守妇女外出务工
3.4.2 资金、技术和信息成为制约留守妇女发展农业生产的瓶颈
3.4.3 留守妇女在非农就业方面缺乏市场和机会
第四章 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困境的成因
4.1 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
4.1.1 城乡二元体制的形成和历史演变
4.1.2 城乡二元体制阻碍了留守妇女外出务工
4.2 传统家庭内部劳动分工模式
4.2.1 传统家庭内部劳动分工模式的形成与演变
4.2.2 传统家庭分工模式对留守妇女就业的负面影响
4.3 农村留守妇女人力资本状况
4.3.1 人力资本在就业过程中的意义
4.3.2 甘肃农村留守妇女人力资本现状
4.3.3 留守妇女人力资本现状对就业的负面影响
第五章 农村留守妇女外出务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
5.1 必要性
5.2 可能性
5.2.1 农村留守妇女可支配时间分析
5.2.2 留守妇女的就业契机
第六章 促进留守妇女就业的政策建议
6.1 充分发挥政府在留守妇女就业中的作用
6.1.1 为留守妇女就业提供资金信息帮助
6.1.2 推动农村留守妇女教育发展
6.1.3 加强法律监督和完善立法
6.2 加强省妇联等非政府组织对留守妇女就业的引导作用
6.3 留守妇女群体的自身努力
6.3.1 留守妇女提高自身素质
6.3.2 建立留守妇女互助组
6.4 发展托幼养老组织使家务劳动社会化
6.5 发展农村本地经济实现本地就业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北地区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甘肃省农村的调查[J]. 牛芳. 科学经济社会. 2011(03)
[2]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留守妇女婚姻状况研究——以山东省滕州市滨湖镇为例[J]. 胡永帅. 现代交际. 2011(04)
[3]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网络重构行动分析[J]. 吴惠芳,饶静. 中国农村观察. 2010(04)
[4]留守妇女问题的制度成因——户籍制度与城乡二元分割[J]. 李伟华,李苏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4)
[5]日本妇女就业现状与主要影响因素探析[J]. 岳倩,薛坤. 世纪桥. 2010(07)
[6]婚姻关系满意度:留守妇女与非留守妇女的比较研究[J]. 许传新. 妇女研究论丛. 2009(05)
[7]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问题研究——以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L镇为例[J]. 王燕芬,向秋红.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8]丈夫外出务工对留守妇女婚姻关系的影响[J]. 叶敬忠,吴惠芳. 中州学刊. 2009(03)
[9]西部农村留守妇女的身心健康及其影响因素——来自四川农村的报告[J]. 许传新. 南方人口. 2009(02)
[10]农村留守妇女家庭联合决策模型及政策含义[J]. 李楠. 人口与经济. 2009(01)
硕士论文
[1]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D]. 魏翠妮.南京师范大学 2006
[2]现阶段农村妇女就业实证研究[D]. 张然.山东农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276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527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