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治理:“以孝治村”的形成机理与运行逻辑
发布时间:2021-12-31 01:45
在国家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全国各地掀起了基层治理改革创新的浪潮。M村将中国传统孝文化融入乡村治理实践过程,充分发挥孝文化的规制、化育、认同功能,以此激发乡村社会的内生活力,营造出一种黏合的心理认同和价值共识基础上的乡村共同体,实现乡村善治。文章以连云港市M村为实践调研点,以文化治理理论作为M村改革实践的理论分析框架,深入考察M村"以孝治村"基层治理模式的形成机理及其内在的运行逻辑,充分展现基层社会治理的灵活性与多样性,为当前基层治理改革创新实践提供可能性借鉴。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文化治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二、“以孝治村”的形成机理:历史与现实
(一)神灵的信仰:历史的回应
(二)村治的困境:现实的需要
三、“以孝治村”的运行逻辑
(一)乡贤:表率的力量
(二)村规民约:身体的规训
(三)仪式展演:集体的记忆
(四)乡村舆论:隐性的规训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化治理的三张面孔[J]. 吴理财.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1)
[2]国家文化治理:发展文化产业的新维度[J]. 胡惠林. 学术月刊. 2012(05)
[3]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冲突与协调[J]. 司春燕. 前沿. 2010(07)
[4]村规民约与制度性社会资本——以一个城郊村村级治理的个案研究为例[J]. 钱海梅. 中国农村观察. 2009(02)
[5]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 费孝通.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3)
博士论文
[1]社区文化治理:个体化社会的社区重建之道[D]. 李山.华中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559388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文化治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二、“以孝治村”的形成机理:历史与现实
(一)神灵的信仰:历史的回应
(二)村治的困境:现实的需要
三、“以孝治村”的运行逻辑
(一)乡贤:表率的力量
(二)村规民约:身体的规训
(三)仪式展演:集体的记忆
(四)乡村舆论:隐性的规训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化治理的三张面孔[J]. 吴理财.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1)
[2]国家文化治理:发展文化产业的新维度[J]. 胡惠林. 学术月刊. 2012(05)
[3]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冲突与协调[J]. 司春燕. 前沿. 2010(07)
[4]村规民约与制度性社会资本——以一个城郊村村级治理的个案研究为例[J]. 钱海梅. 中国农村观察. 2009(02)
[5]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 费孝通.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3)
博士论文
[1]社区文化治理:个体化社会的社区重建之道[D]. 李山.华中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5593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559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