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我国当代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3 21:15
  利益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动因,利益的争取离不开一定的过程,利益表达是这个过程的重要环节。阿尔蒙德指出“当某个集团或个人提出一项政治要求时,政治过程就开始了。这种提出政治要求的过程称为利益表达”。我国农民的利益表达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利益表达主体自身的问题、利益表达客体的问题、利益表达的方式问题等等。如何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是当前学术界急需研究的重要问题。只有农民利益表达机制顺畅了,农民才能成为各种决策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执行者。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力量是农民,只有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才能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从而保证新农村建设不流于形式。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在农村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农民利益表达意识越来越强,因此,要求我们加强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研究,这对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当前我国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分析,本文首先从概念、相关理论依据以及在政治运行中的地位等三个方面对利益表达机制作了论述。然后据此进一步探讨了当前我国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存在的缺陷及其原因,主要从主体、客体、渠道、方式等几个方面论述。接下来本文根据分析结果...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民利益表达机制概念的界定及相关理论
    2.1 农民利益表达机制概念的界定
        2.1.1 利益、农民利益
        2.1.2 利益表达
        2.1.3 利益表达机制
    2.2 利益表达在政治运行中的地位
        2.2.1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本质要求
        2.2.2 发展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第三章 我国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利益表达主体自身的缺陷及原因
        3.1.1 利益表达主体能力不足及原因
        3.1.2 表达主体法治意识淡薄及原因
    3.2 利益表达客体存在的缺陷及原因
        3.2.1 政府思维方式的偏差
        3.2.2 地方政府部门利益化
    3.3 利益表达方式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3.4 利益表达渠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4.1 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及原因
        3.4.2 利益表达渠道不足及原因
    3.5 利益表达效果不明显及原因
第四章 完善我国农民利益表达机制
    4.1 建立维权类农会组织
        4.1.1 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4.1.2 建立农民协会的具体措施
    4.2 完善民主参与机制
        4.2.1 改革村民自治
        4.2.2 落实城乡相同比例人口选举人大代表
    4.3 借助大众传媒渠道
        4.3.1 大众传媒在农民利益表达的独特优势
        4.3.2 大众传媒可以成为农民利益表达的重要途径
    4.4 改革公民信访制度
        4.4.1 改革信访部门设置
        4.4.2 建立联系信访模式
结语
附表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的公平效率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研究[J]. 董芳.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0(23)
[2]社会转型期农民利益表达的困境及原因分析[J]. 何卫平,胡启南.  求实. 2010(05)
[3]试论新时期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健全与完善[J]. 蒋国河.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0(01)
[4]农村改革、社会稳定与农民利益的政治表达[J]. 蒋国河.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09(05)
[5]论新时期农民利益的政治表达机制的完善[J]. 蒋国河,温锐,孙萍.  求实. 2009(10)
[6]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诉求机制的建构[J]. 关学增,李东法.  南都学坛. 2008(02)
[7]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J]. 应星.  社会学研究. 2007(02)
[8]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中的利益表达[J]. 滕世华.  山东社会科学. 2007(01)
[9]论新农村建设与我国农民维权组织农会的构建[J]. 张德瑞.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6(05)
[10]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J]. 王绍光.  中国社会科学. 2006(05)

博士论文
[1]村委会职能改革研究[D]. 张丽琴.华中师范大学 2009
[2]政治合法性视野中的毛泽东政治发展观研究[D]. 徐永军.吉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和谐社会视角下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研究[D]. 高志婕.四川农业大学 2010
[2]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中的利益表达机制研究[D]. 梁巨龙.上海师范大学 2010
[3]和谐社会视野下我国农民利益表达问题研究[D]. 闫春梅.西南财经大学 2009
[4]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研究[D]. 孙彩凤.烟台大学 2008
[5]黑龙江省社会团体利益表达渠道研究[D]. 吴鹏雁.黑龙江大学 2007
[6]当代中国农民利益诉求机制研究[D]. 孟寒.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
[7]当代中国利益表达机制构建研究[D]. 姚望.郑州大学 2007
[8]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 伍贤锋.长沙理工大学 2007
[9]党的三代领导人人民利益思想研究[D]. 唐敦双.武汉大学 2005
[10]三代领导人人民利益思想研究[D]. 邹菊如.华东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7006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7006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e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