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问题分析与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25-05-12 20:40
党的十八大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建国60多年来,我国的城乡关系经过反复曲折的发展已经日趋完善,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观。城乡一体化是一个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的大课题。从2011年4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看,我国农村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例为50.32%,虽然数量有所下降,但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很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发展。对城乡一体化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程度,关乎经济社会协调有序发展,更与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实现紧密相连。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关系理论为基本理论背景,结合中国的国情对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系统考察不同历史时期城乡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据此提出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对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及意义。从城乡发展的理论源头入手,对马克思经典作家的城乡关系理论及...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一、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一) 选题的目的
(二) 选题的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 主要研究方法
(二) 创新点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及意义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
(一) 城乡对立理论
(二) 城乡融合理论
二、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阐释
(一) 毛泽东关于城乡关系理论的思想
(二) 邓小平关于城乡关系理论的观点
(三) 当代国家领导人对城乡关系理论的新阐释
三、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对于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意义
(一) 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二) 对深化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三)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第三章 建国以来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及问题分析
一、 建国以来城乡关系的演进
(一)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城乡关系失衡,矛盾频发
(二) 1978年到十六大召开之前:城乡关系趋于缓和
(三) 十六大后到十八大召开:统筹城乡发展,走城乡一体化道路
二、 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一) 农业基础依然薄弱
(二) 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不足
(三)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四) 由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第四章 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一) 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二)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三) 改进现有金融服务体系
(四) 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二、 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一) 推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
(二) 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三) 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三、 健全农村公共服务机制
(一) 完善农村社会基础设施建设
(二)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三) 提高农村文化教育水平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本文编号:4045197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一、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一) 选题的目的
(二) 选题的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 主要研究方法
(二) 创新点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及意义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
(一) 城乡对立理论
(二) 城乡融合理论
二、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阐释
(一) 毛泽东关于城乡关系理论的思想
(二) 邓小平关于城乡关系理论的观点
(三) 当代国家领导人对城乡关系理论的新阐释
三、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对于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意义
(一) 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二) 对深化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三)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第三章 建国以来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及问题分析
一、 建国以来城乡关系的演进
(一)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城乡关系失衡,矛盾频发
(二) 1978年到十六大召开之前:城乡关系趋于缓和
(三) 十六大后到十八大召开:统筹城乡发展,走城乡一体化道路
二、 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一) 农业基础依然薄弱
(二) 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不足
(三)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四) 由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第四章 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一) 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二)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三) 改进现有金融服务体系
(四) 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二、 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一) 推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
(二) 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三) 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三、 健全农村公共服务机制
(一) 完善农村社会基础设施建设
(二)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三) 提高农村文化教育水平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本文编号:40451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4045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