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徐复观对“五四”时期非孝思想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7-10-29 03:32

  本文关键词:徐复观对“五四”时期非孝思想的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徐复观 “五四”时期 非孝 孝道


【摘要】:近代以来,传统孝道饱受质疑与批评,尤以“五四”时期为甚。在这种质疑与批评的挑战之下,现代新儒家徐复观回应“五四”时期的批判并对传统孝道予以新的阐发与弘扬。在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等问题日益突出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积极而和谐的孝道文化已成为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时代课题。而徐复观对“五四”时期非孝思想的反思为我们今天构建积极而和谐的孝道文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益启示。“五四”时期,陈独秀、吴虞、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对儒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终结了儒学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统治地位;而作为儒家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孝道首当其冲。“五四”思想家对传统孝道的批判,其基本观点包括:孝道助长专制统治,孝道维护家族本位以及孝道损人格尊严。针对上述批判,现代新儒家徐复观作出了批判性反思。他在肯定“五四”时期非孝思想合理性的基础上,着重指出了其偏颇所在。这些偏颇有:以偏概全、因果颠例、有“破”无“立”。在指出“五四”时期非孝思想的上述偏颇以后,徐复观阐述了他对传统孝道的独到见解,主要体现在:对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孝道思想和《孝经》中“忠孝混同”的孝治思想做出区分,认为孔孟论孝与《孝经》论孝有着本质区别,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孝道思想才是传统孝道的真正内涵;对传统孝道之于专制政治与民主政治的作用做了富有新意的阐发,认为传统孝道不仅在历史上发挥着隔离专制政治毒素的作用,而且在现代社会它与民主政治亦是相通的;在“高次元的传统”与“低次元的传统”的理论基础上对文化传统以及“孝”文化传统内在精神的发掘,认为传统孝道所内含的深厚意蕴并没有改变,我们不应以静态的眼光对待“孝”文化传统。徐复观对“五四”时期非孝思想的反思,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构建积极而和谐的孝道文化,我们应该注重挖掘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孝道思想资源;应注重家庭建设,培养家庭中孝悌友爱的新风尚;应立足于“孝”文化传统,吸收其优秀的养分。
【关键词】:徐复观 “五四”时期 非孝 孝道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23.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3
  • 1.1 生平简介8
  • 1.2 选题原由及意义8-9
  • 1.3 研究现状9-12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12-13
  • 第2章“五四”时期的非孝思想13-18
  • 2.1“五四”时期非孝思想的历史背景13
  • 2.2“五四”时期非孝思想的基本观点13-16
  • 2.3“五四”时期非孝思想的影响16-18
  • 第3章 徐复观为何反思“五四”时期的非孝思想18-23
  • 3.1“五四”时期非孝思想的以偏概全18-20
  • 3.2“五四”时期非孝思想的因果颠倒20-21
  • 3.3“五四”时期非孝思想的有“破”无“立”21-23
  • 第4章 徐复观如何反思“五四”时期的非孝思想23-29
  • 4.1 孔孟论孝与《孝经》论孝23-25
  • 4.2 专制政治、民主政治与孝道25-27
  • 4.3“低次元的传统”、“高次元的传统”与孝文化27-29
  • 第5章 徐复观反思“五四”时期非孝思想的现实启示29-32
  • 5.1 合理之处与不足之处29
  • 5.2 现实启示29-32
  • 结语32-33
  • 参考文献33-36
  • 致谢36-37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3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进;;徐复观对传统民主精神的阐发[J];孔子研究;2012年01期

2 王守雪;;论徐复观对中国孝道思想的阐释及自我纠正[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唐黎;;五四时期对传统孝道文化之批判述论[J];理论导刊;2011年04期

4 任剑涛;;重建中国的信念世界——徐复观对儒教中国的精神激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03期

5 刘保刚;;试论近代中国的非孝与拥孝[J];晋阳学刊;2009年04期

6 胡军;;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张力——论陈独秀对儒家思想的批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邓文金;;徐复观文化观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8 杨昌江;;谈“孝文化”的现代化问题[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9 刘绪义;;现代新儒家对“五四”反传统的反思——以徐复观为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张道理;论现代家庭的孝道“错位”现象[J];江淮论坛;2005年04期



本文编号:11112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1112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f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