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荀子伦理思想的生态之维及现实价值

发布时间:2018-01-01 01:37

  本文关键词:荀子伦理思想的生态之维及现实价值 出处:《武陵学刊》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荀子 伦理思想 生态之维 “天人之分” “以义制利” “圣王之制”


【摘要】:理解荀子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必须从其思想的整体视域出发。作为荀子伦理思想的重要命题,"天人之分""以义制利"与"圣王之制"分别从形上之思、道德规约与法制规训等不同层面展现了荀子对生态问题的独到见解。"天人之分"突破了传统"天人合一"论混沌超越的思维模式,其理论旨归是人对自然理性认知基础上的天人和谐;"以义制利"则意在以礼义节制人的求利之欲,从而使欲不穷于物,物亦不屈于欲;而"圣王之制"则试图以法制的强制力保障自然万物"不夭其生,不绝其长",它集中体现了荀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主义精神。
[Abstract]:To understand Xunzi's thinking on ecological problems, we must start from the whole horizon of his thoughts. As an important proposition of Xunzi's ethical thought, "the division of Heaven and Man" "the system of righteousness and profit" and "the system of Holy King" are thought from the form respectively. Different aspects such as moral statute and rule of law show Xunzi's original view on ecological problems. "the division of nature and man" breaks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harmony of nature and man" theory of chaos beyond the thinking mode. Its theoretical aim is the harmony of nature and man on the basis of man's cognition of natural reason. "using righteousness to control profit" is intended to control people's desire to seek profit with courtesy and righteousness, so that desire is not poor in things, and things do not yield to desire; "the system of the Holy King" tries to use the force of the legal system to guarantee the natural things "not to live, not to grow", which embodies the realistic spirit of Xunzi's ecological ethics thought.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哲学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公民道德发展研究”(12ZD036)
【分类号】:B222.6;B82-092
【正文快照】: 作为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的思想宗于孔孟而又别具一格,尤其是关于天人关系的论述,在先秦诸子中,最为精辟者也当属荀子。荀子所言之天,非主宰、运命、义理之天,乃是自然之天,故而其探讨的天人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说,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就已经把人与自然的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从辉;;网络文本逻辑与城市想象——以70后、8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为中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及其转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薛春;;广义大众传媒视野下的消费文化——浅析大众媒体缔造下的现代消费文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4 张莉莉;;试论《白噪音》的拟像世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5 秦朝翔;;大众媒体——现代神话的创造者[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6 李晓彩;王萌;;身体写作:女权主义的重建与消解[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7 徐芳琳;;符号学视角下中国房地产广告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8 范玲;;从广告谈媒介文化对当代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9 李杏华;;中国的设计之路任重而道远——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启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10 陈东阳;;迷茫与觉醒——解读施叔青《窑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郭星;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胡友培;城市沿街小型商业的形态呈现与成因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4 陈雪颂;设计驱动式创新机理与设计模式演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贺彩虹;笑的解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吕旭峰;危机与创伤[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9 胡慧华;符号化:当代消费社会批判的一个维度[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欢;超越资本逻辑与符号逻辑[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小剑;大学生消费行为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社会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林X;都市青年女性时尚消费中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赵明;消费社会背景下中国DM广告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廖礼艳;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视角下德莱塞小说主题探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汪玉;当代消费文化对室内环境设计影响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6 李壮志;农民工题材影视中的底层表述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7 班晓宇;《时尚》杂志中的男性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何承超;论视觉文化语境下的景观电影[D];湘潭大学;2010年

9 蒋小平;药品广告对健康消费神话的建构[D];湘潭大学;2010年

10 赖文清;苏区艺术之我观[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迪勇;梁启超与中国伦理思想的现代转型——读吕滨《新民伦理与新国家:梁启超伦理思想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2 阎顺利,孙金生;论爱因斯坦的伦理思想[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1期

3 刘锡钧;亚当·斯密伦理思想研究的新探索——评《经济学家的道德追问——亚当·斯密伦理思想研究》[J];道德与文明;2002年02期

4 周宇;天下为公——孙中山伦理思想研究[J];道德与文明;2002年05期

5 石世奇;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之作——读《中国伦理思想的传承与发展——邓小平伦理思想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05期

6 熊坤新;张少云;;藏族伦理思想研究之我见[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程洁;刘可风;;中西方早期“和谐”伦理思想比较[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熊坤新;我国少数民族伦理思想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道德与文明;1988年02期

9 章海山;;中西伦理思想比较研究初探[J];学术研究;1993年02期

10 姚卫群;印中伦理思想比较[J];亚太研究;199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玉花;;瞿秋白伦理思想探微[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2 朱馥生;;孙中山对我国传统道德伦理思想的继承与发展[A];孙中山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纪念中山先生奉安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专辑[C];1999年

3 马平;;回商伦理思想及其他[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4 余玉花;;瞿秋白伦理思想探微[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5 李权兴;吴焕发;;李大钊伦理思想泛论[A];李大钊研究论文集[C];1999年

6 崔梅;;孟子伦理思想与卢梭伦理思想的相同点[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7 唐凯麟;王泽应;;毛泽东伦理思想论要[A];毛泽东研究总第1辑2006年第1辑[C];2006年

8 袁志平;;邓小平伦理思想初探[A];改革 求实 创新——青海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8年

9 倪愫襄;;制度伦理思想的儒法之争[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李秋心;杨中梁;;孔子的伦理思想与市场经济[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宋希仁;经济学家的道德追问[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高惠珠;融民族传统伦理于当代社会建设[N];社会科学报;2008年

3 田永胜;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N];光明日报;2001年

4 张荣;自私与同情的和谐[N];光明日报;2002年

5 王泽应;中国伦理学研究回眸[N];光明日报;2000年

6 袁礼辉;孙中山伦理思想及特征探析[N];团结报;2014年

7 靳凤林;“礼”之意义镜像的伦理学透析[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忠龙;先秦伦理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张伯晋;法家伦理思想体系的最终建构[D];吉林大学;2010年

3 刘yN;苏轼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剑旄;蔡元培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德炎;人的自由与解放—马克思伦理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6 陈万球;中国传统科技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石峰岗;曾国藩人才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小波;左宗棠伦理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顾世群;《古兰经》伦理思想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10 刘文波;王安石伦理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云飞;傅山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鲁红伟;论中国民本伦理思想在服务型政府构建中的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唐勇;霍布斯契约伦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杨明熙;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思想及其中国化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5年

5 熊若言;邓小平分配伦理思想及其价值[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6 王沁;列宁分配伦理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刘夏;孟子民本伦理思想及其价值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纪已睿;绿党的伦理思想及启示[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徐英淑;论《春香传》中的伦理思想[D];延边大学;2000年

10 王彬;亚当·斯密伦理思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3624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3624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b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