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从学科意识到问题意识:当前中国经济伦理研究的范式转换

发布时间:2018-01-01 22:11

  本文关键词:从学科意识到问题意识:当前中国经济伦理研究的范式转换 出处:《江海学刊》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经济伦理 学科意识 问题意识 范式转换


【摘要】:经济伦理研究是当前中国伦理学研究的一个主导性话语和核心论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伦理研究经历了一个显著的范式转换过程,主要表现为从专注于伦理概念、范畴等学科体系的整体性学科构架意识向具体面向时代发展中不断展现的问题的意识转换。伴随着中国经济伦理学对时代背景、具体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具体"问题"的不断拓展,中国经济伦理学的研究视野从单一走向多维,研究方法从依赖西方走向独立,研究者队伍不断壮大。从整体上看,"问题意识"的确立既是中国经济伦理研究的现实背景与时代诉求使然,也表征着当前中国经济伦理研究的不断完善和日趋成熟。
[Abstract]:Since 1980s, the study of economic ethics in China has undergone a remarkable paradigm shift process. It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whole discipline structure from focusing on the ethics concept, category and other discipline system to the problems constantly show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which is accompanied by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economic ethics to the tim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fic "problems", such as concrete contents and research methods, the research field of Chinese economic ethics has changed from single to multi-dimensional, and the research method has changed from relying on the West to becoming independent. As a whole, the establishment of "problem consciousness" is not only the realistic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of Chinese economic ethics, but also the demand of the times. It also represents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maturity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ethics research in China.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州师范学院政治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经济伦理与经济伦理学发展研究”(项目号:10bzx7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053
【正文快照】: 自“范式”(Paradigm)这一概念由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在其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首次明确提出之后,受到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一般说来,“范式”主要指特定时期被某一科学家集团(或共同体)所引为指导和共同分享的一种基本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春晨;经济伦理学:从构建体系走向问题意识[J];哲学动态;2005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晏辉;[N];光明日报;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元雕;王一雅;黄邦汉;;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范式转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刘晓玉,童继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3 张正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范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武威利;关巍;;近代科学哲学发展进程要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5 黄建军;;视觉文化研究的三个范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6 蔡辉明;;美国公共行政学思潮的范式变迁——路径、划分和逻辑[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赵亮;;论社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异同[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胡丁慧;;库恩的“范式”概念及其在德育中的借用[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丰子义;全球化与唯物史观研究范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王浦劬;;从阶级斗争到人民共和——我国政治学研究的逻辑转换析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名家;;文化经济理论在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展现[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颜烨;;安全社会学作为学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董天策;;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5 唐丽;陈凡;;美国工程伦理学的文化—历史背景分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6 史阿娜;;“范式”涵义知多少——对库恩范式概念的再整理和再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7 张志伟;;波普尔、库恩与传统科学观[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8 田闯;王紫琳;;波普尔与库恩科学哲学思想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娄瑞雪;;试析科学合理性问题—以一种历史演变的角度[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10 杨韬;;对科学发展的重新认识——构建中国科学大范式的探微[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宗建;二象对偶时间视角下权衡定律的机理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8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鑫;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婷;生物技术发展困境及其人文反思[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思坤;影响力最大化与价值链增值[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黄卫平;论库恩语言学转向的根源[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瑜;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思想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罗云;舍勒技术哲学思想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黄献清;交往实践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郑媛媛;科技创新社会生成维度问题的思考[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爱云;论绿色科技与人的全面发展[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孙春晨;市场经济伦理辨析[J];道德与文明;2003年06期

2 孙春晨;经济全球化与仁爱伦理[J];哲学动态;2004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晏辉;[N];光明日报;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子麟;经济伦理学[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03期

2 李洪君,李丹宇;经济伦理辨析[J];北方论丛;1997年05期

3 罗能生,程华;经济伦理、经济绩效与人的发展[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4 思朗;湖北省经济伦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记述[J];理论月刊;1999年Z1期

5 田海平;走出现代性经济伦理困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3期

6 王越旺;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7 罗明星;经济伦理的价值蕴含[J];道德与文明;2001年02期

8 罗能生;经济伦理与经济发展[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李承宗;略论经济伦理中的经济调节机制[J];唯实;2002年01期

10 朱金瑞;第三次中国经济伦理研讨会综述[J];企业活力;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樊浩;;“经济伦理”:一个虚拟命题?[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孙海霞;童谨;;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研究的新进展——市伦理学会等承办全国经济伦理学术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余达淮;;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等经济伦理思想的批判与继承[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刘阿荣;;全球经济伦理的重建:金融海啸的省思[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5 孙春晨;;经济伦理学研究中的三个理论论争[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6 李荣;王敏;;市场经济下的诚信[A];孔学研究(第十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温太璞;任四行;;关于伦理道德与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8 周中之;;诚信建设与当代中国道德理论与实践的突破[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9 章立明;;试论先秦儒家政治伦理向现代经济伦理转换的可能性[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苏平富;贺新春;;朱熹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其时代价值[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陆晓禾;激辩“经济伦理”[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南京师范大学 王小锡 河南财经学院 朱金瑞;伦理“透视”经济[N];社会科学报;2004年

3 王里;探询经济与伦理的内在契合[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哲研;专家探讨经济伦理、科学伦理和技术伦理[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晏辉;关于经济伦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N];光明日报;2004年

6 孙春晨;应用伦理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N];光明日报;2000年

7 晓芒 学诗;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N];人民代表报;2003年

8 顾逊里 陈祥勤;透视“超女”背后的道德指向[N];解放日报;2007年

9 卢毅然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 刘宝成;关注外资企业的道德表现[N];中国文化报;2008年

10 汤一介(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寻求全球伦理的构想[N];中国艺术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达淮;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罗干坤;追寻自由——论经济伦理自由范畴本义[D];中山大学;2004年

3 周文文;伦理 理性 自由[D];复旦大学;2005年

4 周俊敏;《管子》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卢德之;经济伦理研究的一个契入点[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露璐;乡村经济伦理的苏南图像[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yN;苏轼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庆华;经济伦理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9 李建立;经济分析的伦理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孙春晨;市场经济伦理导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柳;经济伦理普及教育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2 孟秋菊;我国市场经济下的经济伦理建设探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3 吴瑾菁;跨越经济和伦理的鸿沟[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梁君;论新时期中国经济伦理思潮的嬗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芳;经济伦理与市场秩序[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6 闫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经济伦理观的转型[D];苏州大学;2004年

7 林城;经济伦理与环境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8 王彬;亚当·斯密伦理思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9 余友辉;经济、伦理与经济伦理[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商存慧;市场经济中伦理道德原则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366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366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7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