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集体主义的价值结构与价值创新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集体主义的价值结构与价值创新 出处:《求实》2013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集体主义价值结构的基本问题是集体主义原则及其基本价值对个体与集体、国家关系的调节,解决人民群众之间的利益关系与矛盾,保证集体主义的人民性与为民性。人民性及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是集体主义的根本价值。集体主义基本价值结构还包括个体价值与集体价值的内在互生结构,集体心理、集体观念和集体灵魂的三维价值结构。集体主义的价值创新包括集体主义价值理念的创新与升华,基本价值的弘扬与丰富,价值关系的拓展与优化。
[Abstract]:The basic structure of collectivism value is the principle of collectivism and the basic value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 collective, regulating relations between countries, to solve the interest conflicts between the masses, ensure that the people of collectivism and for the people. The realization of people and the masses of the interests is the fundamental value of collectivism.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alternate structure, the basic values of collectivism include individual value and collective value of collective psychology, value concept and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collective collective soul. Innovation and sublimation of the value innovation of collectivism include collective value concept, develop and enrich the basic values, expansion and optimization of value relationship.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东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基础扶持基金项目“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理论结构与实现路径研究”(SKCX20120027)
【分类号】:B821
【正文快照】: 集体主义作为当代中国的主导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内核,成为人们行为的基本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集体主义内在的价值关系是集体主义的内核,它构成集体制度、集体组织的价值基础,成为人们所认可并信奉的价值前提,从根本上决定着集体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林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灵魂[J];江海学刊;2008年06期
2 鲁志美;邹佰峰;;集体主义框架下个人价值定位的历史演进[J];学术交流;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谦;;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策略[J];安徽史学;2010年05期
2 汪勇;;长征精神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方学军;;浅析张闻天的社会主义思想及其特征[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孙少艾;张闻天利用和发展私人资本主义思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沙健孙;毛泽东论新民主主义文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姜玉齐;;从“7W”模式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特点[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2期
7 吴永贵;李雅;;以延安为中心的各根据地出版事业[J];出版发行研究;2007年12期
8 李庆刚;中共对开明绅士的认识及政策演化过程论析——抗战时期以华北抗日根据地为例[J];长白学刊;2003年05期
9 姜建芳;;1937年前后中共对哥老会政策的演变[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刘仓;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民族性问题[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新华;;《论十大关系》的文本解读及相关文献的比较研究[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郭绪印;;简论宋庆龄在“武卫会”工作中的贡献[A];上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南建党;文启湘;;从收入差距看陕西省统筹城乡发展[A];陕西统筹城乡发展研究[C];2011年
4 范小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与知识分子政策的演化(以1927—1940年为例)[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5 许全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文化背景[A];毛泽东研究总第2辑2007年第1辑[C];2007年
6 刘景钊;;实践哲学视野下的“实事求是”命题再解读[A];毛泽东研究2010年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初春华;党的群众工作心理层面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振;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3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靳书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超越[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彦堂;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新闻工作者教育研究(1937-1949)[D];吉林大学;2011年
7 高璐佳;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学风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陈聚芳;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杨坤洋;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成林萍;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及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彪;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2 张春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论争研究(1927.7-1937.7)[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贾慧;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当代启示[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陈松松;中国共产党老干部政策的历史演进[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游云琳;萧军解放区时期文艺观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书纪;论社会转型中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寿林;转型时代的思想塑造[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丽明;延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王健;张闻天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姜颖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士庆;;论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的公共价值维度的生成——一种个人社会结构位置转型的视角[J];理论与改革;2006年01期
2 刘林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灵魂[J];江海学刊;2008年06期
3 强昌文;;集体主义伦理观与权利[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张庆有;浅谈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精神[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4期
5 韩东屏;市场经济中的集体主义问题[J];江汉论坛;1998年09期
6 宋新军;新时期集体主义的特质与重建[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7 宋惠昌;;论集体主义的历史特征及其生命力——从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关系说起[J];伦理学研究;2007年05期
8 夏伟东;主体意识与雷锋精神[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9 杨通进;;应用伦理学研究:光荣与梦想[J];道德与文明;2008年05期
10 汪艳;;浅谈我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传承[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程伟礼;黄凯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价值规范体系[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2 覃乃勉;;孝文化理论与实践的价值意义[A];2005年“关注人口老龄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传统道德的价值[N];光明日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范宇;市场经济下工作伦理的转型与建构[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696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369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