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人的尊严是社会保障的伦理基础

发布时间:2018-01-05 00:28

  本文关键词:人的尊严是社会保障的伦理基础 出处:《道德与文明》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保障 伦理基础 人的尊严


【摘要】:社会保障的伦理阐释是一项以伦理学的讨论为基础,同时运用哲学思辨的方法探讨社会保障的道德正当性、内涵的伦理意蕴及伦理价值并对它们进行反思的活动。活动的起点是社会保障的道德正当性,即社会保障的伦理基础问题。作为一种道德权利的人的尊严体现着人之为人的价值,彰显出社会保障的道德正当性。社会保障通过保障每个人免于生存危机来实现人的尊严;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意味着对人的尊严和自由的生存状态的保障。
[Abstract]:The ethical interpretation of social security is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ethics, and at the same time discusses the moral legitimacy of social security by the method of philosophical speculation. The ethical implication and ethical value of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activities of reflecting on them.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activities is the moral legitimacy of social security. That is, the ethical basis of social security. As a kind of moral right, human dignity embodies the value of human being. It shows the moral legitimacy of social security. Social security realizes human dignity by protecting everyone from survival crisis.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means the guarantee of human dignity and freedom.
【作者单位】: 浙江财经学院伦理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一般项目(12YZA720002)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重点项目(11JCZX012)
【分类号】:B82-052
【正文快照】: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又译社会安全,1935年在美国的《社会保障法》中被首度使用,1944年被国际劳工大会正式采用,此后逐渐扩展到世界各地。社会保障伦理指向的是社会保障本身的道德正当性问题及其内涵的伦理意蕴和伦理价值。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利于当前我国社会保障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金虎,黄明,杨光佐;道德的法律界线——不作为犯罪中的道德义务浅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刘须宽;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民伦理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韩作珍;论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及其相互关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谢福秀,谢晓晖;从主体性的角度审视道德权利[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强昌文;权利的伦理解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黄显中;;公正的中间——亚里士多德公正德性的中道秉性探究[J];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7 强昌文;;契约伦理与权利的正当性[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杨通进;动物拥有权利吗[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9 李惠超;李强华;刘朝晖;;道德视野中的诚信教育——浅谈高校诚信塑建[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赵昆;试论公正的原则[J];理论学刊;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明珍;论权利冲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王建龙;严复政治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宝莅;断了线的等价交换?!——合同的伦理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何志鹏;人权国际化基本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陈云奔;教学公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吴宁;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法理[D];吉林大学;2005年

7 强昌文;契约伦理与权利[D];吉林大学;2005年

8 孙其华;创新精神培养与学校道德教育改革[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云鹏;文化权: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向度[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张清;正义与功利[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建德;论道德权利与中小学道德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朴晋康;论传统义利观的现代流变[D];延边大学;2003年

3 毕晓棠;论腐败的根源及其治理机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4 陈洪连;东方儒家伦理和西方权利伦理的比较与整合[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拥军;权利生成论[D];吉林大学;2004年

6 周蓉;论道德权利[D];中南大学;2003年

7 刘建金;论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创新[D];中南大学;2002年

8 崔彦;义务教育为什么要诉求公平[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胡帆;论罗尔斯对功利主义的批判[D];湘潭大学;2004年

10 肖松涛;诺齐克与德沃金权利理论比较初探[D];湘潭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苗志慧;;对可持续发展伦理基础的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8期

2 黄晓晔;孙其昂;;解读城市社区的伦理意蕴[J];道德与文明;2011年04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华;;基因技术的人类应用及伦理基础探讨[A];2003年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甄宗旭;;从科学发展观层面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伦理道德取向[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04年学术年会“资本论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3 何建华;;和谐与公正:当代社会的伦理目标[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4 田文利;;论国家伦理是警察伦理存在的正当性基础[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杨慧林;;“世界伦理”构想的宗教背景及其问题[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3集)[C];2008年

6 李荣;王敏;;论德治的政治伦理基础[A];孔学研究(第八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李光禄;;试析循环经济的伦理基础[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8 李万波;;试论中国传统行政伦理对现代行政伦理建设的重要价值[A];服务型、责任型、法制型政府建设论文集(《吉林政报》2006·理论专刊)[C];2006年

9 周琛;;伦理视角的财富再分配与老龄生命质量[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王西林;;家庭道德建设与代际关系的调适[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陈杰人;“变脸专家”的社会伦理基础[N];南方日报;2009年

2 晓芒 学诗;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N];人民代表报;2003年

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廖小平;生态伦理与代际伦理[N];中国人口报;2007年

4 管向群;传统和谐思想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5年

5 国际企业经济学和伦理学会主席、美国圣母大学经济伦理学教授 乔治·恩德勒博士 陆晓禾译;发展中国经济伦理学是当务之急[N];社会科学报;2002年

6 杨恒;《论语》中的孝与今天的农村社会[N];甘肃日报;2008年

7 晏辉;关于经济伦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N];光明日报;2004年

8 徐春;生态文明蕴涵的价值融合[N];光明日报;2004年

9 太原师范学院 傅书华;神性自律:个体生命意识的自觉[N];社会科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建立;经济分析的伦理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谢金林;公共政策的伦理基础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宫家寰;论市场经济运行的伦理基础——信[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2 双琰;论市场经济运行的伦理基础——“信”[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段洪波;论环境权的伦理基础[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4 彭立静;知识产权的伦理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屈振辉;现代环境法的伦理维度[D];中南大学;2006年

6 张芳;我国现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的道德风险及其控制对策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7 王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伦理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8 刘雪松;试论和谐世界的普遍伦理基础[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聪;对当代中国个人消费问题的伦理思考[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梁虹;隐私问题的伦理审视[D];中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80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380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9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