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自我与他者之间——女性主义对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学的重构

发布时间:2018-01-08 01:33

  本文关键词:自我与他者之间——女性主义对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学的重构 出处:《浙江学刊》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交互普遍主义 非对称互惠 关系自我


【摘要】:如何批评和修正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学,构建一种更民主、包容的话语模式是女性主义与哈贝马斯对话的重要目标。塞拉·本哈比在普遍主义和交往理性框架内,以"互逆视角"和"扩展的心胸"为基础,建构了一种"交互普遍主义"的话语模式;艾莉丝·马瑞恩·扬从人的差异性和不可化约性出发,提出"非对称互惠"概念,将对话、理解界定为一个创造性的学习过程;菲奥娜·罗宾逊则从自我的关系性和依赖性出发,对道德对话的条件、方式和目标等问题进行了重新解释。在自我与他者、关怀和公正、普遍与特殊之间,她们各有侧重也各有疏失。
[Abstract]:How to criticize and revise Habermas' discourse ethics and build a more democratic and inclusive discourse model is an important goal of the dialogue between feminism and Habermas. On the basis of "reciprocal perspective" and "extended mind", a discourse mode of "interactive universalism" is construct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difference and irreducibility of human beings, Alice Marion Young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asymmetric reciprocity", which defines dialogue as a creative learning process. Fiona Robinson, on the other hand, reinterprets the conditions, ways, and goals of moral dialogue in terms of the relationship and dependence of the self, between the self and the other, between care and justice, between 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 They have their own emphasis and their own negligence.
【作者单位】: 齐鲁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温州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资助“群众路线的运行逻辑和介入因素研究”(14JD710040)阶段性成果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公民身份研究”(J14WA5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0;C913.68
【正文快照】: 为克服先验主义道德理性和独白式道德主体的局限,哈贝马斯以主体间的交往行为和交往理性为基础重建普遍主义道德的有效性基础,在多元主义条件下求证一种“所有他者的视角”(1),一种“同时把正义和团结这两个方面都囊括在其中”(2)的道德。哈贝马斯的构想赢得了众多赞誉,也引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足立香里;;日本“间”之“秘”、“素”、“减”、“非对称”的审美内涵分析[J];艺术百家;2008年03期

2 卡拉克奇耶夫;洪新;;不断发展的辩证矛盾两个方面的对称和非对称[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0年12期

3 高帆;论认识的非对称性[J];求索;1991年04期

4 龚云娟;性别标记的非对称现象[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常开媛;;从语义标记看性别词语的非对称性[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6 Brendan Koerner;芦坚;;向非对称服装致敬[J];新东方英语(大学版);2004年12期

7 刘李伟;从辩证思维看对称性与非对称性的矛盾[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2年03期

8 赵登蔚;关于对称与非对称[J];医学与哲学;1996年06期

9 纳吉;刘钝;;对称、非对称和迷宫 从克里特文明到现代艺术与科学[J];科学文化评论;2014年02期

10 侯风云,邹融冰;中国城乡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非对称性特征及其后果[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大成;;非对称遗传现象的研究与进展[A];“基因、进化与生理功能多样性”海内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比较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2 柳思思;;身份错位与非对称冲突[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3 郝志峰;曹庆杰;;非对称非线性支撑振子的复杂动力学[A];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4 韩式方;;各向异性粘弹液体非对称本构理论及其流体动力行为研究进展[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范召林;王元靖;侯跃龙;贺中;;可压缩流中声激励对细长体大迎角流动非对称性的影响研究[A];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6 郝孟丽;;非对称非高斯噪声对肿瘤细胞动力学行为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随机动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7 吴恒煜;朱福敏;;中国股票市场资产收益的非对称无穷纯跳跃行为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8 胡汉东;邓学蓥;杨其德;;旋成体长度对大攻角非对称背涡的影响研究[A];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9 李爽;石磊;;初始实力非对称对实验者博弈策略选择的影响[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10 马如宝;刘宗华;;时间延迟和非对称对耦合振子嵌入态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鲜红星邋谢平文 赵荣春;非对称作战中的非对称因子[N];中国国防报;2007年

2 朱磊 石红梅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镇江船艇学院;谋略运用中注重形成“非对称性”优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杨罡;非对称:蕴藏战法创新奥秘[N];解放军报;2013年

4 张,

本文编号:1395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395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f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