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规范:制度性事实与应该——对伦理规范作为制度性事实的批判性反思
本文关键词:伦理规范:制度性事实与应该——对伦理规范作为制度性事实的批判性反思 出处:《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伦理规范 制度性事实 “是/应该”问题 证成
【摘要】:是与应该、描述与规定之间的连接和过渡问题是道德哲学与伦理规范基础研究的根本问题,也是迄今为止最为棘手的难题之一。塞尔试图通过制度性事实理论解决这一问题,但他获得的只是构成性或制度性的应该,对于伦理规范这样的制度性事实,需要的是对于其"应该性"的"证成"。
[Abstract]:The connection and transition between description and regul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in the basic research of moral philosophy and ethical norms. It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problems so far. Searle tries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rough 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facts, but he only obtains the constitutive or institutional should, for the ethical norms such as institutional facts. What is needed is a "proof" of its "propriety".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球化与科学时代的伦理规范基础研究”(11BZX078)
【分类号】:B82-0
【正文快照】: 18世纪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Hume)提出的“是/应该问题”,也被称为“休谟断头台(Hume's Guillotine)”,是从那时一直到现在被认为伦理学家必须面对的最为棘手的难题之一。休谟的看法是,我们无法用逻辑推导方法从只包含事实的非价值判断的描述性前提,得出包含“应该”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2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3 陈晓聪;;动物保护立法的伦理思想源流[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肖顺武;;试论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变——基于民事主体视角之解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5 孙日华;谢慧;;法律客观性的出路——中西对比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6 张平;;法的核心要素之辩——以法律实证主义为中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7 尹德贵;;“描述社会学”的方法论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8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许翠霞;;动物真的能够成为法律主体吗?——关于法律主体的前提性说明[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吕明;;论法律意识形态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段从学;;《同情》:一种被忽略的现代性体验[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2 刘虹利;孟繁华;;感悟与发现——李一清的“乡村中国”[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朱全景;;论检察机关贯彻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杨迎泽;朱全景;;和谐社会、法律监督与检察官职业培训[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王梓臣;;执行释明权初论[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吴有能;;当代台湾人间佛教全球化论述的一个侧面[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窦亚平;;从全球化理论看太虚法师佛教改革[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赵文龙;王夏峥;;社会信任与社会交往的研究初探——基于“2009年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调查”西安数据分析[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贾海薇;;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政府治理变革的制度创新——基于广东探索的思考[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10 张扬金;;交汇口处的权力异化与矫正——城市化进程中过渡型社区区务人员腐败透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瑾;主权财富基金国际监管制度法制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周清华;国际商事仲裁自裁管辖原则消极效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研;论刑事法官自由裁量权[D];河北大学;2009年
2 叶宗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型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园;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认定相关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玉;我国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华丽;初中生道德情感的理论分析及培养途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灿仕;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李琰;政府信息延迟公开的法律责任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冯婧雅;风险社会视角下的中国法律治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伟霞;;伦理规范与道德之辨——从“人”的视角[J];考试周刊;2009年12期
2 杨振华;;先秦儒家孝思想的理论化成果:《孝经》[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谢海德;袁达;林仙果;;科技进步带来的伦理反思——以克隆技术为个案[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年10期
4 王雅丽;;网络信息传播的伦理建设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年08期
5 张海燕;;现代生命科技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思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芳;'94大连家庭伦理规范建设研讨与经验交流会召开[J];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04期
7 萧q焘;传统伦理规范的扬弃与当代人文精神的建立[J];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01期
8 杨希武;关于经济伦理学研究的思考[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9年02期
9 解道华;科学技术的伦理问题探讨[J];理论建设;2001年05期
10 柯常钦,沈海波;网络伦理:问题与对策[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龙珍;;论科学技术的伦理规范[A];2002福建省科技界科学道德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2年
2 王乐;;对现代科技伦理问题的思考[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荣;王敏;;诚信作为政治伦理的价值[A];孔学研究(第九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九次暨海峡两岸第六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边黎明;郑卫东;;科学、伦理及其关系与原则[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伍雄武;;儒学伦理思想在宋明时期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6 李荣;王敏;;论德治的政治伦理基础[A];孔学研究(第八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梁剑琴;;论环境正义的外延——环境伦理学的视角[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樊浩;;“经济伦理”:一个虚拟命题?[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王玲;陈友庆;;网络道德研究现状与趋势[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曾慧芳;;科技伦理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洪宇;网络时代的公民良知[N];辽宁日报;2008年
2 胡德荣;我国生命伦理学研究取得重要成果[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郭淑新邋王建华;敬畏伦理与社会和谐[N];光明日报;2007年
4 李春成;发达国家行政伦理的特点[N];学习时报;2007年
5 赫山区农科所 曹永生;论市场经济体制与伦理道德的关系[N];益阳日报;2006年
6 丁骋骋邋沈飞昊;拾金有奖真君子[N];上海证券报;2008年
7 徐宗良;生命伦理的三项任务[N];光明日报;2004年
8 刘景峰;子借父睾丸的伦理尴尬[N];医药经济报;2007年
9 王早霞;第四媒介:呼唤网络伦理[N];山西日报;2008年
10 殷登祥;科学伦理学及其对我国现代化的作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晔;伦理规范的“基础”问题[D];中山大学;2010年
2 罗能生;财产权利与伦理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全庆;土地伦理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天民;伦理创造论[D];吉林大学;2003年
5 李斌玉;生命伦理学的元伦理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6 徐艳红;我国媒体自杀报道的伦理规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7 唐秀华;发展观的伦理蕴涵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莫锋;当代中国互联网技术的伦理审视[D];广西大学;2007年
2 鹿晓红;生态伦理规范下的现代技术应用与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娜;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规范的现代变迁[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贺琼;“人肉搜索”的伦理规范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5 易艳;关于网络伦理规范建构的若干问题的探讨[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6 毛良升;论网络交友的伦理问题与规范[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7 邹定杰;“网络恶搞”的伦理审视[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凡华;网民自我伦理的批判和重构[D];西北大学;2006年
9 涂平荣;孔子行政伦理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任传永;网络伦理问题的道德审视与调控[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985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398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