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论消费模式的伦理嬗变

发布时间:2018-01-10 01:08

  本文关键词:论消费模式的伦理嬗变 出处:《兰州学刊》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消费模式 伦理嬗变 符号价值


【摘要】:迄古至今,虽然人类消费模式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是一直到后现代社会它才发生了彻底的质变。消费模式的伦理嬗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后工业时代,以"生产"为中心的社会逐渐转变为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消费从生产的附庸转变为重心地位;二是在消费行为的价值选择上,从勤俭节约到消费正当,乃至奢侈消费;三是在消费过程中,人们关注的不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对其符号价值的消费。
[Abstract]:So far, so far, although the consumption patterns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but until the modern society it has undergone a radical qualitative change. The evolution of ethics performance consumption patterns in three aspects: one is in the post industrial era, "production" as the center of the society gradually changed to "consumption" as the center society, consumption from production dependency into a center of gravity position; two is the choice of value in consumer behavior, from thrift to consumer right, and luxury consumption; three is in the process of consumption, people are no longer concerned about the use value of the goods, but the symbol value of consump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消费异化与人的价值复归——符号消费伦理研究”(项目编号:11YJC72003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消费异化与人的价值复归——符号消费伦理研究”(项目编号:11CX04030B)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主创新科研计划项目“女性消费与女性主义伦理学研究”(项目编号:13CX04047B)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05
【正文快照】: 消费活动是人类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人类延续自身生命所必需的,也是促进社会繁荣进步的重要物质经济活动与精神文化活动。从古代社会到现代社会,再到后现代社会,人类的消费模式自始至终都在发生着变化。很长时期以来,人类社会一直处于物品相对匮乏的境地,因而生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许斗斗;消费现象的社会批判——对马克思与波德里亚之消费理论的比较分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6期

2 孔明安;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J];哲学研究;200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亚平;;论自然的属性及环境法的理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2 张器友;20世纪末我国文学颓废主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姜继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野下的消费观念嬗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田义贵;;试论《红岩》文本的传播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张鹏飞;;论新生代女性文学的审美情趣[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张倩;;文本·现象·文化——媒介批评视野中的博客写作[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钱雯;;生态论文艺学的社会生态维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李涛;;从美学的新视野到泛审美的理解——中国审美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洪永稳;;美学教学的难点与解决方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马娣子;后现代的城市文化[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一川;;论艺术公赏力——艺术学与美学的一个新关键词[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张文东;;“诗性”的文学与批评的“诗性”[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左洁;王振威;;超级村庄的发展动力与模式——评《社区的实践》[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徐晓峰;刘君;;品牌的文化底蕴[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万江红;王时珍;;农村民间自由借贷中的女性角色研究——基于浙江温州的考察[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周宇;;城市转型下创意产业空间的生产——以上海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康艳;;当代美学发展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董正华;;韦伯、桑巴特、托尼资本主义精神动因思想比较——兼评格林菲尔德的新著《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董秀丽;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艳丽;论漫画的影视剧改编[D];河北大学;2009年

2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周嘉楠;职业共同体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菁;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建设[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汪玉;当代消费文化对室内环境设计影响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6 邵勇;莱芜北部山区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与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张璇;企业诚信建设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8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李萍;春节晚会的意识形态幻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沈丽琴;论广告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f^耘;罗兰·巴特思想的转捩点[J];世界哲学;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房尚文;吴斌;;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J];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2 周毅;市场文明可持续发展(下)[J];企业文明;1998年04期

3 曾建平;代峰;;生态视域下的消费文明[J];哲学动态;2009年02期

4 李琴;;从勤俭节约到消费至上:对西方消费文化的唯物史观解读[J];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02期

5 张文;;浅论消费的伦理学意义[J];法制与社会;2009年06期

6 陈怀远;简谈中国消费文化的继承与改造[J];社会科学;1991年05期

7 何晓蕾;;可持续消费理论的环境伦理学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陈桂香;;生态消费伦理与生态文明建设[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朱冉;张凌浩;;浅析伦理消费观的构建[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03期

10 孙春晨;;符号消费与身份伦理[J];道德与文明;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谭德礼;;改革开放与珠三角洲青年消费伦理之审视[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伟华邋汪伟;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N];天津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波;从功利主义到正义论的嬗变及其启示[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2 王涛;绿色消费的伦理学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凌云;论可持续性消费伦理[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何静;消费生活方式的变革与消费伦理的重建[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5 张治忠;美国式现代消费文化的伦理省思及理性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陈悦;论消费伦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孟平;生态消费立法的伦理考量[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玉华;绿色消费的生态伦理研究及政府行为的实践探讨[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9 郭颖;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乡村家庭伦理的嬗变[D];西南大学;2010年

10 范儒;消费伦理视阈中的节约型社会[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03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403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5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