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道德秩序的批判与探寻——《资本论》伦理思想解读
本文关键词: 《资本论》 现代社会道德秩序 伦理思想 出处:《学习与探索》2013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伦理学的角度看,《资本论》致力于揭示的是现代社会的道德秩序问题,即缘自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启蒙运动由资产阶级思想家所倡导的自由、平等的社会道德秩序为什么没有变成现实?其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进程中为什么却被扭曲和伪化?《资本论》从劳动力、剩余价值、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等几个核心范畴着手,对资本主义社会道德秩序的虚伪性进行了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道德秩序被异化的根源。同时,也对未来社会道德秩序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探寻,认为一方面劳动者必须联合起来去争取自身的解放;另一方面应顺应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重建个人的所有制,实现对自己本质的占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由和平等。
[Abstrac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thics, Capital is devoted to revealing the moral order in modern society, that is, the freedom advocated by bourgeois thinkers in the Renaissance, the religious reform movement and the Enlightenment. Why has the equal social and moral order not become a reality? Why is it distorted and falsified in the course of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Starting from the core categories of labor force, surplus value, invariable capital and variable capital, this paper criticizes the hypocrisy of the moral order of capitalist society. It reveals the root of the alienation of the capitalist social moral order.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explores the way to realize the social moral order in the future. On the one hand, the laborer must unite to fight for his own liberation; 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 conform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apitalism, rebuild the ownership of individuals and realize the possession of their essence, so as to realize freedom and equality.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陌生人社会秩序的价值基础”(12BSH006)
【分类号】:A811;B82-0
【正文快照】: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这部著作把伦理学的内容蕴含在对现实的科学的经济学分析之中,把科学与价值目标、经济规律和道德规律有机地统一地揭示出来了。”[1]591从伦理学角度看,《资本论》致力于揭示的核心内容就是现代社会的道德秩序问题,即缘自文艺复兴运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文君;杜学元;;从羌族民俗文化透视羌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赵秀花;;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4 于忠龙;陈乃新;;论竞争法只调整竞争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5 孙晋;;产融结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论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6 谢青松;;《物权法》的伦理审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7 周德海;;论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概念体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包仕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重向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王浩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联动型动力机制的精神实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李继武;;对人学五个“要义”和“以人为本”内涵的看法——与顾智明教授商榷[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王涛;皮明建;高鹏;;农用地价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4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5 马尔库塞;李杨;;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6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彭希义;;少数民族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问题研究——基于贵阳花溪区彝族农民工群体的调查[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刘琳;;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三题论略[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周旋;“公私财物”之内涵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刘建国;新疆国有资产管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6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佳;;映现于经济中的伦理——对马克思的伦理思想的理解[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陈平;金钱至上是资产阶级的道德原则——学习《资本论》一卷伦理思想的体会[J];道德与文明;1983年03期
3 沈善洪 ,王凤贤;《中国伦理学说史》导论[J];浙江学刊;1983年04期
4 高光杰;西季威克伦理思想评介[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5 唐能赋;毛泽东的伦理思想特性探析[J];道德与文明;1994年01期
6 陈宗豪;论孔子的伦理思想及其地位[J];江汉论坛;1995年11期
7 王赛;儒家思想对当代新加坡伦理思想的影响[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5期
8 陈成志;;略论毛泽东伦理思想产生的必然性[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熊坤新;康基柱;;维吾尔族伦理思想概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胡发贵;;论孟子伦理思想的务实精神[J];道德与文明;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玉花;;瞿秋白伦理思想探微[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2 斯仁;王晶;;中国少数民族伦理学研究30年——以蒙古族为例[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唐凯麟;王泽应;;毛泽东伦理思想论要[A];毛泽东研究总第1辑2006年第1辑[C];2006年
4 郭铁民;;信用事业是一种崭新的力量[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靳辉明;;论人道主义的历史演进和基本内涵[A];人学与现代化——中国人学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四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孔毅;杨志才;;王符伦理思想研究三十年[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罗文东;;论社会主义和人道主义[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三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高国希;;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9 汪琼枝;;传统义利观与马克思主义正义观价值基点的不同旨趣[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潘忠宇;李伟;;民族伦理学研究的回顾与期望[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秀香;孔子伦理思想的世俗转向及其人文价值[N];光明日报;2004年
2 程立显;改革开放以来的伦理观大变革[N];学习时报;2009年
3 ;中国伦理学的发展与时代主题[N];光明日报;2003年
4 张琼;科学发展观的伦理意蕴[N];光明日报;2005年
5 许先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汤一介(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寻求全球伦理的构想[N];中国艺术报;2000年
7 董克勤 储星;当代环境伦理思想浅议[N];河北经济日报;2003年
8 雷毅;生态伦理学:一种新的道德启蒙[N];科技日报;2001年
9 秦晓波;儒家伦理思想与公民道德建设[N];人民日报;2004年
10 唐凯麟;读《制度伦理研究》[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世明;孔子伦理思想发微——现代生活语境中的《论语》解读[D];清华大学;2004年
2 唐建文;周恩来外交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焦泽阳;中国传统伦理与古代都城形态礼制特征的历史演进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刘yN;苏轼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石峰岗;曾国藩人才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文波;王安石伦理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炼;张君劢的伦理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陈剑旄;蔡元培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夏忠龙;先秦伦理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10 姜红;荀况与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之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玖林;杨昌济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林云;康有为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鹏;试论墨子实利主义伦理思想[D];山西大学;2008年
4 周朗生;戴震伦理思想管窥[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唐水桥;论孔子伦理思想中的“仁”及其现实意义[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昶;《聊斋志异》之伦理评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吴涯;中国老年伦理问题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8 方群;社群主义伦理学考辩[D];苏州大学;2005年
9 杨伟波;传统家训伦理教育思想探析[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10 刘琳丽;孟子伦理思想的现实价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775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477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