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传统环境伦理批判与构建

发布时间:2018-03-16 21:40

  本文选题:环境伦理 切入点:人类中心主义 出处:《求索》2013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面对全球生态困境,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都基于各自实践和理论困境而无能为力。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整合和超越了传统环境伦理,体现了环境正义的要求,符合人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永续发展的愿望,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接受。虽然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目前在理论中尚存缺陷,在实践中仍面临困境,但在国际社会已经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环境治理主权让渡、创设科学民主化环境治理机制以及充分彰显环境治理科技功效等手段,弥补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不足之处,奠定其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伦理基础地位。
[Abstract]:In the face of the global ecological dilemma, both anthropocentrism and non-anthropocentrism are powerless based on their respective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dilemma. The environmental ethic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tegrates and transcends the 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ethics and embodies the requirements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 In line with the desire of mankind to pursue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it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and accep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lthough the environmental ethic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ill has defects in theory at present, it still faces difficulties in practice. However, on the basis of the consensus reach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we can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environmental ethic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transfer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sovereignty, the creation of scientific and democratic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mechanisms and the full demonstration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fficacy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o lay the ethical foundation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法学院;重庆城市管理学院;
【分类号】:B82-0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龙飞;黄光辉;;论非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孙晓东;;新生态伦理道德观与环境法[J];理论界;2006年03期

3 盛国军;环境伦理学的后现代性、意义及困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李文明;;整合与超越:论新生态伦理观的建立[J];求索;2008年01期

5 顾贵学;孙晓东;;新生态伦理观与环境法的发展[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6年03期

6 曾小五;;无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理念——建构环境伦理学的一种新尝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10期

7 蔡守秋;;从独语到对话——由《自然的权利》一书看环境伦理的新视角[J];河北法学;2008年04期

8 魏庆;李建森;孟琰;;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环境伦理学[J];四川环境;2009年03期

9 汤萱;;西方环境伦理思想剖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10 杨通进;;人类中心论:辩护与诘难[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亚玲;;环境伦理学与非人类中心主义[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2 钱喜阳;;论实用对内在价值的超越——实用主义的环境伦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3 赵峰;;自然契约——走向自觉的环境伦理[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4 李光禄;;试析循环经济的伦理基础[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5 白平则;;自然生物的权利——人对自然的伦理责任[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6 李世雁;翟波;;建设生态伦理浅论——科技伦理的自然与社会走向[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徐雅芬;;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的回溯与展望[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安红卫;;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重构环境伦理的启示[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李敏;;环境美德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的德性伦理建构[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10 路日亮;;试论生态伦理学的价值取向[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明德;从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到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转变[N];光明日报;2001年

2 王南林;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N];光明日报;2002年

3 鄂伦;环境·科技·伦理[N];湖北日报;2000年

4 崔建霞;当代中国环境伦理学的研究[N];学习时报;2008年

5 张强;“诗意地居住”与生态伦理学[N];光明日报;2002年

6 侯全亮 李肖强;河流空前危机与河流伦理构建[N];黄河报;2005年

7 卢风;环境伦理的证立[N];学习时报;2003年

8 刘雪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灾害伦理文化[N];光明日报;2007年

9 水博;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10 江苏省人民政府 朱步楼;论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平;马克思恩格斯环境伦理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D];安徽大学;2012年

2 杨英姿;伦理的生态向度[D];复旦大学;2007年

3 郭玲玲;建立在新人道主义基础上的环境伦理学[D];吉林大学;2006年

4 胡道玖;可行能力:阿马蒂亚·森经济伦理方法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5 张敏;论生态伦理学的生态—整体论进路[D];吉林大学;2008年

6 巩固;环境伦理学的法学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 田宪臣;协商、适应、行动[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李小红;佩珀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9 张天晓;自然价值的重估与诗意的栖居[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万光军;孟子仁义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春;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学解析[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2 宋佳;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困境及其出路[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赵亚伟;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及其划界标准[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4 盛夏;从“非人类中心主义”到“无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敬畏生命”伦理思想批判与反思[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纯;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辩证法理念[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贺娟;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吗?[D];河南大学;2008年

7 薛立刚;“非人类中心主义”辨析[D];黑龙江大学;2007年

8 白丽;生态伦理中的人类中心主义评述[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朱月兵;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及其启示[D];中南大学;2007年

10 吴永华;生态危机中的觉醒—走向非人类中心主义[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217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6217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9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