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医疗差错的归因与治理:一个组织伦理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8-03-27 14:45

  本文选题:医疗差错 切入点:临床伦理 出处:《道德与文明》2014年04期


【摘要】:我国当前往往将医疗差错归因于医务人员的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够等主观方面并按照"谁出错、谁负责"的原则对医务人员进行惩戒。这种归因和治理模式对医疗差错发生根源的系统性和复杂性认知不足,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高度组织化、社会化的医疗服务模式。归因上的偏倚取决于用以观察、评估医疗差错的知识框架。这种以个人负责为特征的归因和治理模式源于当前以个体理性为基础的临床伦理学,它将焦点集中在医务人员个人的道德修养上,忽视了组织结构等因素的伦理性。应当适时更新医学伦理观念,通过引入组织伦理的视角,将关注的对象转向医疗服务的组织、系统、制度和结构,进而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医疗差错治理路径。
[Abstract]:China's current medical errors tend to be attributed to the medical staff lack of experience, lack of responsibility, subjective aspect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who is wrong, who is responsible for the principle of medical personnel discipline. Lack of systematicness and complexity of this cognitive attribution and governance mode causes of medical errors, has been unable to fully meet the current highly organized and the model of medical service socialization. The attribution bias depends on to observation, knowledge evaluation framework of medical errors. The person responsible for the characteristic attribution and governance mode from the current to the individual rational basis for clinical ethics, it will focus on the medical staff personal moral cultivation, neglect ethics of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other factors. It shall timely update of medical ethics,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organizational ethics perspective, the object of concern to the medical service organization, system, and system Structure, and then put forward more targeted medical error treatment path.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政治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1AZD086) 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SKQ201401)
【分类号】:B8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范丽群;石金涛;;组织伦理气氛与道德行为关系的理论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07期

2 刘薇薇;张拓红;;基于保密原则的医疗差错报告系统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年05期

3 余卫东,龚天平;组织伦理略论[J];伦理学研究;2005年03期

4 孙文兵;赵立强;魏永祥;沈雁英;信彬;王辰;;从医师的视角浅析医疗差错的辩证观[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0年04期

5 杨阳;杜治政;赵明杰;孔祥金;秦怡;;患者视角:医生应该告知医疗差错吗?——全国10城市4000名住院患者问卷调查研究报告之三[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年03期

6 王珏;;组织伦理与当代道德哲学范式的转换[J];哲学研究;2007年04期

7 王应强;韦诗友;李幼平;邓绍林;罗倩倩;李琰;;中国护理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河宁;;企业领导者的组织传播管理行为模型[J];今传媒;2011年04期

2 陈占夺;;船舶制造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分析与战略调整[J];船舶工程;2006年03期

3 杨书怀;;不合理审计期望差弥合:基于审计报告的有效沟通[J];财经论丛;2010年02期

4 王瑞华;;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面临的难题及其成因[J];城市问题;2007年04期

5 王星林;王立甲;;基于需求视角下的员工满意度研究——以铁路部门员工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10期

6 陈绍华;浅议高等院校的人本管理[J];大众科技;2005年08期

7 王秀梅;;合作文化视角下的教学团队建设论析——以国际法学院合作型教学团队建设为例[J];法学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8 潘文光;;略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文化的创建——组织文化的视角[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9 邓智团;;非对称网络权力与产业网络的空间组织——以我国台湾地区流行音乐产业网络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3期

10 杨文选;王艳;;组织变革中动力与阻力的共生演进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国权;付悦;郑晓明;蒋璐;;企业管理者人格类型与个体学习能力关系研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蒋国银;基于集成模拟的电子商务协同工作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吴越;中国高校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冯平;压抑与超越:高校管理异化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陈学中;基于多主体系统的人才集聚和组织起源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徐佩;软件研发项目团队有效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郭韬;基于复杂性理论的企业组织创新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8 潘亚俊;现代技术自组织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姒鹭;行政伦理法治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毓航;领导艺术的审美解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娜;基于组织承诺理论的“80后”员工激励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曾浩桓;湘潭市公安基层派出所民警工作满意度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振杰;河北省高校排球运动员体适能、训练满意度与赛前情绪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胜俊;从汶川5·12特大地震学校建筑倒塌看我国工程伦理问题[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秦婷;行政组织伦理的困境及其规范途径[D];西北大学;2011年

6 吉宁;某中小民营企业组织结构分析与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秦卫峰;A公司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郭宇;基于电网企业业务流程的风险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9 赵俊萍;我国高校教师薪酬激励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王耀威;湖北省竞技运动教练员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倦怠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略钧,高也陶;美国医疗差错的概念、定义与特征[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2年03期

2 刘善明;魏赓;张伟;向云;黄晓琦;杨闯;黄文军;谢维爵;何侠;苏晓凡;旺加;次仁平措;白玛卓嘎;次普;扎桑;刘协和;;西藏自治区四类常见神经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2期

3 卢政安,关培兰;论企业发展的制衡机制[J];经济评论;2001年02期

4 黄利华;;推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保障病人医疗安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8年02期

5 孙瑞山;航空安全自愿报告系统[J];中国民用航空;2002年08期

6 ;新世纪的医师专业精神——医师宣言 ABIM基金、ACP-ASIM基金和欧洲内科学联盟倡议[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年06期

7 邱仁宗;译后评论:从错误中学习和进步[J];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2年03期

8 刘虹;;论医疗差错[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8年06期

9 李丽;苏聪;;发展和完善我国航空安全自愿报告系统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年03期

10 孙文兵,蔡景修,韩本立,冯晓彬,刘晓云;黄疸前期胆管中下段癌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邱仁宗;[N];健康报;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珏;;组织伦理与现代社会的伦理和谐——基于江苏地区调查问卷的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王丽娟;;学校文化创新伦理基础的三个层次:基于组织伦理的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21期

3 谢丽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伦理的普遍性要求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12期

4 王珏;;现代社会的“道德迷宫”及其伦理出路[J];学海;2008年06期

5 王珏;;“后单位时代”集体道德行动的特征及其规律——基于社会调查的实证研究[J];道德与文明;2010年04期

6 沈雪容;;伦理维度——行政改革对传统的继承和超越[J];前沿;2006年08期

7 王珏;;和谐伦理的现代需求与组织伦理[J];道德与文明;2007年06期

8 罗建文;吴晓蓉;;论执政党执政伦理的基本构成[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陈丽君;组织诚信:超越个体品德的组织伦理和行为[J];现代哲学;2005年04期

10 王珏;;组织伦理与当代道德哲学范式的转换[J];哲学研究;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虹;社会中介组织的伦理审思[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秦婷;行政组织伦理的困境及其规范途径[D];西北大学;2011年

2 李春;伦理型领导对组织伦理想象影响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3 王雪强;转型期我国行政组织伦理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4 阳姣;组织道德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719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6719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7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