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需要的主观性及其调控

发布时间:2018-03-29 09:33

  本文选题:需要 切入点:主观性 出处:《齐鲁学刊》2014年06期


【摘要】:需要是指人为维护其延续和发展而产生的对自身与外界事物的主体化依赖与要求。人的需要具有自然依赖性、社会开发性、历史发展性、多样层次性和无限开放性等。需要不仅具有客观性,也具有极强的主观性,需要的主观性主要表现在意识性和意志性两个方面。需要的主观性决定了需要不一定是合理的,因而应当对其进行调控,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个体身心之间的和谐发展。
[Abstract]:The need refers to the subjective dependence and demand of human beings on themselves and the outside world to maintain its continuation and development. Human needs are natural,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need not only has objectivity, but also has extremely strong subjectivity. The subjectivity of need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wo aspects: consciousness and will. The subjectivity of need determines that the need is not necessarily reasonable. Therefore, it should be regulated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etween man and man, and between individual body and mind.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
【分类号】:B8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树勤;杨学坤;;以公心辨:辩论理念的回归与超越[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吴树勤;;礼学视野中的天人统一论——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实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3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4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5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6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7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8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汤文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基本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3 陶达;;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视阈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永生;;民族认同视阈下的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5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杨佳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进程[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蒋国良;;美的本质新论[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熙茹;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4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杰;和谐社会视阈下农村公共领域矛盾及其化解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瑞懂;武汉市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郭逊;盲校中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潘娟;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应骥;;表示出发点的“から”和“を”[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3年02期

2 娄亚民;;“ために”与“ためには”辨析[J];当代经理人;2006年12期

3 蒋庆荣;;表示目的的「ために」「ように」用法辨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王丹;;浅析思える和思われる在表示自发时的差异[J];青春岁月;2012年02期

5 熊燕;“~がたぃ”““~かねる”与“~にくぃ”的区别[J];日语知识;2005年09期

6 刘煜;;浅析「~ていない」与「~ないでいる」的区别[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年02期

7 李公纬;;自凳性R諍^について[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7年03期

8 徐娟;;目的从句“ために”“ように”的意义和机能[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0年Z1期

9 李奇术;;“つくる”与“できる”的异同[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8年01期

10 王丹丹;;以“准备期”的观点论日语的意志动词和无意志动词[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加林;对民法本质的哲学反思[N];江苏法制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耿巍巍;关于复合动词「へはじめる」「へだす」的考察[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80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680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3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