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新世纪以来中国行政伦理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8-04-19 22:37

  本文选题:行政伦理 + 行政伦理研究 ; 参考:《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摘要】:新世纪以来中国行政伦理研究的兴起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背景。我国行政伦理研究以"公共性"为内核构建起了庞大的学术图景,美德伦理和规范伦理的相互交织决定着行政伦理的方向和路径,形成了"行政伦理困境"、"行政伦理失范"、"行政伦理建设"和"行政伦理法制化"四个主要论域。对我国行政伦理研究而言,尚有不少可以继续深入的空间:在研究内容上,关注后现代理论可能带来的突破;在研究方法上,从单一学科的研究方法向全学科的研究方法转变;在研究视角上,从"学科导向"向"问题导向"转变。
[Abstract]:Since the new century, the rise of Chinese administrative ethics research has a profou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realistic background. 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in China has constructed a huge academic prospect with the core of "publicity". The interweaving of virtue ethics and normative ethics determines the direction and path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There are four main fields of discussion: the dilemma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the anomie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the construction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and the legalization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As far as 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in our country is concerned, there is still much room for further study: in the research conten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breakthrough that the postmodern theory may bring, and in the research method, we should change from the research method of a single subject to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e whole subj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earch, the change from "subject orientation" to "problem orientation".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
【分类号】:B82-0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雪华;;行政伦理困境中的行政行为选择[J];长白学刊;2007年04期

2 曾盛聪;;论行政伦理的价值——21世纪初公共行政道德化趋势下的阐释[J];道德与文明;2007年03期

3 蔡小平;王伟;;加强行政伦理法制建设[J];道德与文明;2010年02期

4 肖勇;;行政伦理失范的克服途径:行政伦理制度化[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蒋云根;;以德行政与行政伦理法制化建设[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郑元宁;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政伦理建设[J];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7 伍洪杏;;基于理性“经济人”人性假设的行政伦理建设[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8 刘雪丰;何静;;行政伦理学有待深入研究的三个理论问题[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9 丁成际;;行政伦理失范的表现、原因及其规避[J];江汉论坛;2011年03期

10 李沫;;我国行政伦理法典化的背景、困境与运作构想[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弥明;;加强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唐钰林;;浅论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3 李勇;;公民宪法义务与相关概念的关系[J];北方法学;2011年02期

4 宋慧献;;财产权多元论与知识产权的非人权性[J];北方法学;2011年03期

5 陈春萍,龙静云;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原则[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王淑凤;;人的社会化与教育伦理功能[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何菁;黄平;;慎独与大学生道德人格成长——兼论和谐社会建构视域中大学生公民道德的内化途径[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欧文容;;虚拟网络中价值的符号中介及其对人的异化[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米靖;;大学教学伦理初探[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杨英姿;“分配不公”的社会学解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德刚;;论社会管理科学化——以重庆直辖市为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姚轩鸽;;税收伦理问题初探[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陈泉生;何晓榕;;生态人与法的价值变迁[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林华山;;我国行政伦理学研究应关注国情因素[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毛艳丽;;论能动型公共行政人格的塑造[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6 沈海风;;司法裁判价值合理性及其实现方式[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赵金萍;;同性恋之伦理法律探析[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矫海霞;;从伦理学视角看民间组织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9 姚轩鸽;;异化理论的基本要义初探——兼论异化视域的当代中国问题及其化解之道[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10 蔡春;;分配正义与教育公正[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12)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永俊;现代乡村生态系统演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2 杨春花;论信仰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红竹;新时期中国行政问责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晶梅;中国政府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治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梁栋;当代中国政府执行力的责任治理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杜芳芳;从行政控制到专业引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双云;会计伦理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培文;;行政伦理是一种责任伦理[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2 詹世友;;西方近代正当与善的分离及其伦理学后果[J];道德与文明;2007年06期

3 闫志刚;周福全;;伦理化的政府治理模式——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道路[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9期

4 李春成;公共利益的概念建构评析——行政伦理学的视角[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马纯红;张治忠;;制度约束与德性激励——建构公共行政伦理的两重维度[J];文史博览;2005年18期

6 肖勇;;行政伦理失范的克服途径:行政伦理制度化[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曹望华;;国内公共管理伦理学研究综述[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胡锐军,杨占国;墨家政治文化新探——墨家政治冲突与政治整合思想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李文良;西方国家行政伦理的内涵及其特点[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程秀波;道德法律化的根据与界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爱莲,王爱芳,彭智勇;论社会主义行政伦理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2 杜宁轶;加强社会转型时期行政伦理的建设[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李靖;关于行政伦理责任与行政伦理行为选择困境的几点认识[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3期

4 蒋伟,张志兵;当代中国行政伦理责任的基本内涵[J];许昌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祝慧;;行政伦理与党的执政能力[J];桂海论丛;2007年03期

6 胡辉华;;论中国传统行政伦理[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11期

7 慕超;赵建伟;;论当前中国“政府再造”中的行政伦理建构[J];天府新论;2009年03期

8 郑雯睿;;解读“仇和现象”——从行政伦理的视角[J];法制与社会;2009年21期

9 郑雯睿;;从行政伦理的视角看“仇和现象”[J];领导科学;2009年20期

10 林琳;;我国行政伦理的困境与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万波;;试论中国传统行政伦理对现代行政伦理建设的重要价值[A];服务型、责任型、法制型政府建设论文集(《吉林政报》2006·理论专刊)[C];2006年

2 廖开泉;;行政伦理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中的作用[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友民;罗钧;;我国行政伦理在改革开放中的发展变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彭未名;丁辉霞;;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行政伦理构建[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林华山;;我国行政伦理学研究应关注国情因素[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姒鹭;;行政伦理法治化:必要的权力桎梏[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范义;;行政伦理行为与价值观一致性努力[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驰宇;;当代中国服务型政府的责任和行政伦理的涵义[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法制与行政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行政与法)[C];2012年

9 韩升;;我国现阶段政府管理创新中的行政伦理问题[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亚强;;论电子政府形态下的行政伦理问题[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行政伦理[N];中国社会报;2007年

2 武玉英;以公共教育培养行政伦理[N];学习时报;2007年

3 肖长富;强化公务员的行政伦理观[N];重庆日报;2001年

4 赵志刚;行政伦理:“当头棒喝”失范官员[N];检察日报;2007年

5 李春成;发达国家行政伦理的特点[N];学习时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杨茜;行政伦理:行政管理的价值导向[N];泸州日报;2012年

7 刘佩锋;论警务督察制度完善之行政伦理制度安排[N];人民公安报;2006年

8 汕头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濠江分局 林楚霞;公务员行政伦理制度化建设探析[N];汕头日报;2012年

9 邵拥军;镇政府依法“犯上”是法治进步[N];人民代表报;2006年

10 杭州注册分析师 舒圣祥;“丑闻意识”是最基本的公职伦理[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姒鹭;行政伦理法治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季;荀子行政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娜;行政伦理法制化的哲学反思[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时儒;儒墨行政伦理思想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春玲;论行政伦理法制化[D];黑龙江大学;2006年

4 李晓萍;文化视角下中美行政伦理的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5 张晓光;当代中国行政伦理责任困境探析[D];河北大学;2009年

6 李改歌;刘少奇行政伦理思想初探[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7 冯珊;房屋拆迁过程中行政伦理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悦;中美行政伦理的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9 张晓明;完善我国行政伦理监督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陈蕴;行政伦理制度化体系的构建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750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7750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8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