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善举、善功三者统一——论中国传统慈善伦理文化
本文选题:慈善 + 善心 ; 参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摘要】:建设慈善伦理是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保证。在中国传统语境中,慈善包括不忍人之心的道德意识、不求回报的道德品性及扶贫济困的道德行为和效果,是善心、善举、善功的三者统一,构成了完整的慈善概念。而建立在传统慈善概念上的"慈善伦理",以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为最高目的,体现了慈善伦理的崇高性和人文本质;在伦理学理论类型上,慈善伦理是对德性论—道义论—功利论的超越,是德性、道义、功效的三者统一。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charity ethics is the guarantee of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arity.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ontext, charity includes the moral consciousness of intolerable human heart, the moral character of not seeking return and the moral behavior and effect of helping the poor. It is the unity of the good heart, the good deed and the good work, which constitutes the complete concept of charity. The "charity ethics", which is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charity, has the highest aim of respecting the value and dignity of human life, and embodies the sublime and humanistic nature of charity ethics. Philanthropic ethics is the transcendence of virtue-deontic-utilitarian theory and the unity of virtue, morality and efficacy.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D632.9;B82-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小坡;;清代江南宾兴组织的演变及运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廖华生;;清代蚺城的约保[J];安徽史学;2006年05期
3 李光伟;;民国道院扶乩活动辨正[J];安徽史学;2009年04期
4 郝红暖;;明末至民国前期天津慈善组织的演变与特点[J];安徽史学;2011年06期
5 刘秀君;;近年来民国慈善事业史研究述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6 党洁;;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与抗战时期难童救济[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刘鹏;;清末育婴堂的经营实况及育婴效果——以婺源育婴堂为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罗国亮;;新中国减灾60年[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9 曾桂林;;比较视阈中的中国区域慈善史研究——兼评王娟著《近代北京慈善事业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10 姜燕;;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滞后的社会学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小绿;;论平民慈善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与对策——基于温州的调查和思考[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2 陆明远;;公益与效率: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公共性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朱浒;;“丁戊奇荒”对江南的冲击及地方社会之反应——兼论光绪二年江南士绅苏北赈灾行动的性质[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洁;大学捐赠基金运作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韩颖;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吕旭峰;我国教育捐赠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孙志丽;民国时期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陈明华;民国新宗教的制度化成长[D];复旦大学;2010年
7 潘奇;企业慈善捐赠的形成机制及其价值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荆杰;近代中国东北慈善救济事业研究(1861-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祖平;明清时期的政府社会保障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10 汪华;近代上海社会保障研究(1927-1937)[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佳卉;我国慈善组织法律规制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孙岳楠;儒家仁爱观与我国公民的慈善意识养成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雪峰;山东沿海风暴潮灾害的历史规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张家惠;国民政府时期青岛慈善事业研究(1929-1937)[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刘子贺;我国企业慈善行为的伦理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梁晓军;广西慈善组织的能力建设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韩宝磊;我国慈善组织筹资方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蒋甲琛;晚清民国时期婺源茶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文丽;当代大学生慈善价值观的培育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天舒;我国慈善事业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公显;庆贺诸圣纪念亡者——诸圣瞻礼和追思已亡该行的善功[J];中国天主教;1994年06期
2 ;善功是信仰的果实[J];中国穆斯林;1998年06期
3 白志明;从经训教诲谈善功的贵重[J];中国穆斯林;1998年03期
4 ;多行善功,为主作证[J];中国天主教;2003年02期
5 侯军元;天主教徒善功的精神感动了我[J];中国天主教;1998年03期
6 庞国婉;重庆佛协慈善功德会捐助綦江虹桥遇难者亲属并开展救助贫困母亲活动[J];法音;1999年05期
7 庞国婉;重庆佛协慈善功德会救助贫困母亲累计捐资达77万元[J];法音;2000年02期
8 马锐强;坚定信仰 履行善功[J];中国穆斯林;2004年01期
9 志宏;回报母恩──重庆市佛协慈善功德会“救助妈妈行动”纪实[J];中国宗教;1999年02期
10 方济各;请众同祷,救助炼灵[J];中国天主教;199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保国;;加强高压氧医学与康复医学的融合[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郭寅祥;李峰的善举[N];山西日报;2000年
2 杨舜涛;多做善功 服务社会[N];中国民族报;2003年
3 林荣青 卜振文;助残善举 汇聚爱心[N];华夏时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尚晓宇;司法救助:保护诉权的又一善举[N];检察日报;2000年
5 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会长 邹时炎;社会助学是利国利民的善举[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叶辉;这一善举违法吗[N];光明日报;2000年
7 卢风;“科技是脚道德是鞋”吗[N];光明日报;2003年
8 宋开文;慈善会捐款120万[N];四川日报;2004年
9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委书记 徐恒;建设大贵阳 云岩率先上[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10 王春霞 李同武;常修“七心”益健康[N];中国老年报;2001年
,本文编号:18105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810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