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经济伦理内涵的反思——意识、规范与实践的统一

发布时间:2018-05-08 02:06

  本文选题:经济伦理 + 经济伦理意识 ; 参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摘要】:我国学界对经济伦理范畴的理解主要有经济的伦理、伦理的经济、经济与伦理等三种方式。虽然各有道理,但都没有揭示经济伦理的实质。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经济伦理是一种植根于人们经济交往关系中的伦理道德观念、规范和实践活动,其内涵有三:一是指经济关系的伦理意识即经济伦理意识,是人们关于经济关系的善与恶、是与非、正当与不正当、应该与不应该等价值取向的各种心理过程和观念;二是指经济行为的伦理准则即经济伦理规范,是指导和评价经济主体行为的善恶价值取向、调整主体与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三是指经济主体的道德实践即经济伦理实践,是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的一切可以进行善恶评价的行为和活动,可分为经济个体道德活动和经济组织道德活动。当前经济伦理实践有提倡议、订守则,社会责任投资,创建伦理管理体系等形式。经济伦理意识、经济伦理规范和经济伦理实践这三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Abstract]:There are three ways to understand the category of economic ethics in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economic ethics, ethical economics, economy and ethics. Although each has its own reason, it does not reveal the essence of economic ethics. According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economic ethics is a kind of ethical and moral concept, norms and practical activities rooted in people's economic relations, which has three connotations: one is the ethical consciousness of economic relations, that is, the economic ethical consciousness. It is a kind of psychological process and concept about the good and evil, the right and the wrong, the right and the wrong, the right and the wrong, the right and the wrong,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which should and should not be, and the second is the ethical criterion of economic behavior, that is, the economic ethics standard. It is the behavior norm that guides and evaluates the good and evil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economic subject's behavior, adjusts the interest relation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the main body; third, refers to the economic subject's moral practice, that is, the economic ethics practice, It can be divided into economic individual moral activity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moral activity.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economic ethics includes advocating discussion, formulating rules, investing in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stablishing ethical management system. The consciousness of economic ethics, the norms of economic ethics and the practice of economic ethics depend on each other and restrict each other to form an organic whole.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经济伦理实现机制研究”(NCET-10-082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企业经济伦理实现机制研究”(12BZX079)
【分类号】:B82-05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家华,顾广玲;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2 吴贤静,郭松;心灵环保:环境伦理的宗教向度[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叶坦;论道德伦理与经济利益──“义利”观念的时代演化与市场经济伦理的建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黄昀;;知易行难:生态伦理的意义与困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5 许鹿;西部开发与制度创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6 龚天平;何为芳;;生态文明与经济伦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苏永生;;犯罪本质理论的困境与出路——以我国民族地区的刑事法治发展为中心[J];北方法学;2010年02期

8 汪拥政;;构建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的必要性及价值分析[J];北方论丛;2008年04期

9 杨晓智;;经济发展的哲学、目标与模式——以制度经济学为研究视角[J];北方论丛;2012年01期

10 杨振宇;穆争社;;经济学的非对称信息范式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名家;;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何强;;道德资源整合与网络道德建设[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王小锡;;七论道德资本——道德资本的基本形态研究[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徐卫红;;从康德的角度看现代道德教育的一个误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刘阿荣;;全球经济伦理的重建:金融海啸的省思[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6 叶晓丹;;企业环境责任之法理初探——以“人的类型模式”流变为视角[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邵瑶春;;论中国市场营销伦理建设[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爱东;王慧;周亮;;制度伦理视角下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崔秀梅;;市场化进程、最终控制人性质与企业社会责任——来自中国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吴克明;;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张静;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刘汉霞;我国权力寻租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兆响;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三大转向与当代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俏华;论我国榜样教育中的道德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艺缤;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效率与公平问题论析[D];上海大学;2011年

10 姚站军;“伦理大战略”理论建构及其实践透视[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微;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果;业主委员会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夏远航;作为经济法起源的经济合作契约之解释[D];湘潭大学;2010年

4 姚鹤徽;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未来模式[D];湘潭大学;2010年

5 徐州坤;我国税务行政奖励制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清;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协同治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吕武;转基因农产品推广的伦理审视[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曹庆锋;《管子》经济伦理思想与现代经济伦理之建构[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伟英;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企业裁员与对员工社会责任的担承[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10 孙佳;侵权法的法律经济学分析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完谨裕;浅论如何打造诚信经济主体[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秦玉良;浅谈与现代经济伦理相关的几个问题[J];商业研究;2005年16期

3 周常生;中国经济运行机制理论的历史冲突[J];南京社会科学;1992年04期

4 朱有志;胡永远;;经济美学论纲[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5 侯德贤,姜莉;论市场经济主体的道德人格特征[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1期

6 吴海;论作为经济伦理的合作范畴[J];学海;2001年05期

7 乔法容;论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中的若干伦理问题[J];伦理学研究;2003年01期

8 周世竹;关于经济主体利己动机的道德正当性限度分析[J];求实;2004年08期

9 李tb;诚信危机:我们还能相信什么[J];学习导报;2004年12期

10 汪荣有;道德:经济发展的内驱力[J];道德与文明;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孙春晨;;经济伦理学研究中的三个理论论争[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高国希;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余达淮;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喜博;经济合作的道德探求[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王爽;论经济正义[D];新疆大学;2006年

3 袁小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建设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4 王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伦理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5 宋琼;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的发展与模式初析[D];厦门大学;2007年

6 马红霞;中国现代经济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芬;论经济合作的伦理维度[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程淑兰;市场经济中的自利和利他[D];山西大学;2006年

9 游冬娥;道德资本与我国家族企业伦理建设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10 降子龙;试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诚信[D];河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594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8594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c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