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规避道德风险
本文选题:道德底线 + 职业经理人 ; 参考:《哲学动态》2014年07期
【摘要】:正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世界金融危机及其后果的深入反思,"道德风险"成为被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焦点。然而,道德风险并非金融业的专属物或衍生物,而是所有企业在应对信任危机时必须考虑的分析变量。道德风险伴随着信任悖论。从伦理路径上谋划一种有利于"信任"的条件,是企业规避道德风险的有效方式。一企业"道德风险"的六种表现"道德风险"(moral hazard)是一个内涵复杂的概念。它最初是保险业对风险进行分类的一种,后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ep reflection on the world financial crisis and its consequences, moral hazard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cademic attention. However, moral hazard is not the exclusive property or derivative of financial industry, but the analytical variable that all enterprises have to consider when dealing with a crisis of trust. Moral hazard is accompanied by trust paradox. It is an effective way for enterprises to avoid moral hazard to plan a condition favorable to trust from the ethical path. Moral hazard is a complex concept. It was originally a classification of risks in the insurance industry.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
【基金】: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承担的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当代中国现实道德问题研究”(2013ZDIXM001)的研究成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SKYD20130018)的资助
【分类号】:B82-0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维迎;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如何建立信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梅世云;;中国金融道德风险的伦理分析[J];伦理学研究;2009年02期
3 李兰芬;;金融道德风险的转嫁及其道德救援[J];哲学动态;2009年04期
4 田海平;;制度信任与企业家的“道德血脉”[J];学习与探索;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林;吴天德;;产业结构变动与制度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陆德生;纪荣荣;;江泽民民主宪政思想初探[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3 潘艳红;;论行政垄断的成因、危害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4 侯作前;周鲁耀;王伟;;地方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法分析——兼论地方的经济调控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5 杨善发;;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渊源、流变与当代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郭继;;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设立模式的立法选择——以法经济学和法社会学交叉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张宏军;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路径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吕明;;制度、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对法治“本土资源论”的一种补充[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孙义飞;王晋新;;多元化、多样化、拓展化与开放性——西方学术界“17世纪普遍危机”论争及其启示[J];安徽史学;2006年01期
10 李玉;;惯性与变迁:北洋政府时期的公司股息制度[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郑也夫;信任:溯源与定义[J];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04期
2 张维迎,柯荣住;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3 许国平,陆磊;不完全合同与道德风险:90年代金融改革的回顾与反思[J];金融研究;2001年02期
4 李建华;易珉;;委托代理关系与企业道德风险[J];伦理学研究;2008年02期
5 刘锡良 ,曾欣;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与道德风险[J];中国金融;2003年04期
6 李华民,刘芬华;中国金融发展的道德重构[J];中国软科学;2002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三;公民道德赞歌[J];中国天主教;2002年01期
2 赵莹,南新;中国作家的道德底线[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刘卫琴;;浅析“次道德”现象[J];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02期
4 胡宜安;;论弱势群体的道德底线[J];伦理学研究;2006年03期
5 李正海;;不要轻易突破自己的道德底线[J];科技创业;2006年07期
6 邓海建;;道德究竟离我们有多远[J];金融博览;2007年01期
7 张绪仓;;利己不损人——“经济人”的道德底线[J];理论参考;2011年05期
8 梁普;;基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反思[J];改革与开放;2011年16期
9 张灯;;浅论社会道德问题与道德实力的重建[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10 赵昆;;论网络行为的道德底线[J];道德与文明;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吴金焕;;中国社会道德问题与对策[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2 韦英生;;道德的本质和价值目标——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些思考[A];2012年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续)[C];2012年
3 姚祖兴;;共产党员应具备德性、党性、先进性[A];“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建设”论文汇编——2006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工作会议材料[C];2006年
4 方新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道德机制建设论要[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方建华;;筑永和乐园 促学校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佳;道德建设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石[N];中国妇女报;2005年
2 袁晓明;不要只谈“道德底线”[N];保定日报;2006年
3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陈蓉霞;怎样才能守住道德底线[N];东方早报;2007年
4 本报评论员;让道德的力量在平凉传递[N];平凉日报;2009年
5 丁寅;道德不是拯救困境的救命稻草[N];检察日报;2011年
6 李劭强;“次道德”其实就是潜规则[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7 陈天宇;“提倡高尚道德”与“保住道德底线”[N];福建日报;2011年
8 康乾;恪守“道德底线”才有食品安全[N];石家庄日报;2011年
9 南方日报记者 赵杨;公民道德日 拷问道德时[N];南方日报;2011年
10 南方日报评论员;道德市场化不是社会的深渊[N];南方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钱国君;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共识及其建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2 尹金凤;大众媒介偶像塑造的伦理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王超;缺德的消解与超越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孙慧玲;中国古代贞节观新考辨[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余京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维度及其当代观照[D];安徽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静;公民道德的制度规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2 彭巧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制度保障[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韦文荣;高科技与伦理道德协调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石冰;公众道德焦虑及其缓解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孙惠英;道德根源论的历史考察[D];苏州大学;2009年
6 袁小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建设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7 李苗;和谐道德及其当代建构[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8 刘雅超;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巍;“斯密问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10 许晓飞;“旁观者”现象的道德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59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859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