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竞争力
本文选题:企业道德竞争力 + 时代语境 ; 参考:《道德与文明》2013年03期
【摘要】:在文化软实力竞争成为当前国际竞争重点的时代大变局中,道德是个人、组织、城市乃至国家的竞争力的内在构成部分。因此,着力提升道德软实力成为主体在竞争社会中立足的必然选择。道德是经济活动的内生变量和企业的基本属性,也是协调企业行为及有机整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要素的基本价值元素。与其他竞争力相比,作为文化软实力、价值驱动力、精神支撑力的道德竞争力,以或隐或显的方式渗透融合于企业竞争力之中,具有自己的特征、结构和功能。作为一个原创性概念范式,道德竞争力是深化拓展道德的经济价值、经济的道德内涵以及竞争力的道德维度等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对经济伦理学的立论基础具有"强本固基"的重要学术意义,同时对推动经济伦理实践的拓展与深化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Abstract]:In the changing times in which the competition of cultural soft power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morality is the internal component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individuals, organizations, cities and even countries. Therefore, to promote the moral soft power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the subject in the competitive society. Morality is the endogenous variable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the basic attribute of enterprises, and it is also the basic value element of coordinating enterprise behavior and organically integrating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Compared with other competitiveness, the moral competitiveness, which is the soft power of culture, the driving force of value and the support of spirit,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s an original conceptual paradigm, moral competitiveness is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point and breakthrough in deepening the economic value of morality, the moral connotation of economy and the moral dimension of competitiveness. It is of great academic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 foundation of economic ethics, and it is of special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expansion and deepening of economic ethics practice.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2BKS069) 江苏省优势学科工程建设项目
【分类号】:B82-0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晔;苗青;;后形而上学时代伦理规范的“基础”问题——对问题与概念的分析和澄清[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周兰珍;;生态伦理学三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2期
3 汪辉勇;;论普遍价值的合法性[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杨义芹;;道德语言存在合法性的本体论诠释[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5 张威;;“德福一致”:政治合法性的道德基础[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陈第华;;行政伦理妥协的合法性辩护[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孙道进;;从人的“对象性”到环境伦理学的“合法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年02期
8 弗里德里赫;秉颐;;我的法律哲学[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62年03期
9 金斯堡;耀辉;;公正的概念[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64年04期
10 雷瑞鹏;脑死亡:概念和伦理学辩护[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平飞;;守死善道与行权合道:儒家经权思想的伦理意蕴[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2 杨明;;中国传统和谐观的内容特质与时代价值[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3 吴继霞;;诚信特质及其养成的质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樊浩;;“经济伦理”:一个虚拟命题?[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焦国成;;试论社会伦理关系的特质[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宋文新;;“熟人社会”中的行政伦理建设[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陈静;;关于时尚的伦理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8 秦敬民;;后现代医学文化中医患关系的道德论衡[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9 潘亚玲;;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辨析[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10 陈东冬;;伦理学视域下的民生幸福与服务型政府建设[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李兆雄;“责任”概念四说[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赵晓;呼唤财富伦理[N];经济观察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侯伟东;钱永祥:“平等”理念的梳理与反思[N];社会科学报;2002年
4 甘绍平;当代西方伦理学若干前沿问题[N];学习时报;2002年
5 杨秀香;信任危机与信任重建[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孙春晨;应用伦理学的意义及难题[N];光明日报;2001年
7 曲瑞华;“公民社会”与公民文化研究[N];社会科学报;2000年
8 国际企业经济学和伦理学会主席、美国圣母大学经济伦理学教授 乔治·恩德勒博士 陆晓禾译;发展中国经济伦理学是当务之急[N];社会科学报;2002年
9 肖自强 渠敬东 姚福燕;涂尔干的现代性主题:道德个人主义与法团公共性[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彭柏林;道德需要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余维武;冲突与和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宏平;经济全球化与道德嬗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薛勇民;环境伦理学的后现代诠释[D];山西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昆;非人类中心论何以可能[D];苏州大学;2007年
2 曾友中;模拟市场经济条件下官格的定位及培育[D];湘潭大学;2001年
3 张树志;董仲舒伦理政治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03年
4 陈丛兰;《礼记》婚姻伦理思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俊亮;传统诚信思想的现代转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孙翔;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立源;道德人力资本的价值及培育[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丽红;生态伦理的本体特质及其现实化途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9 仲凯;舍勒人格伦理学的价值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訾翠霞;中国佛教孝思想的特质及现实意义[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704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1970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