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的伦理意蕴及其超越
本文选题:治理 + 伦理意蕴 ; 参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摘要】:自从治理的概念被提出起,治理就成为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关注的关键词,被赋予了工具理性的色彩,从而造成了对治理的误读。事实上,治理不仅具有工具理性的特质,也具有价值理性的特质,但由于缺少伦理学的关注,致使后者被忽视,导致了人们看不到治理的超越力量。而正是这种超越力,可以为改进我国政府行政和社会治理作贡献。
[Abstract]:Since the concept of governance was put forward, governance has become the key word of political science,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and has been endowed with the color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which has resulted in misreading of governance. In fact, governance has not on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but also the nature of value rationality, but because of the lack of ethics attention, the latter is ignored, which leads to people can not see the transcendental power of governance. And it is this transcendental force that can contribute to the improvement of our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and social governance.
【作者单位】: 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安庆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6JZD0001) 安徽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9-10D42)
【分类号】:B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鲍勃·杰索普,漆卝;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2 让-彼埃尔·戈丹,陈思;现代的治理,昨天和今天:借重法国政府政策得以明确的几点认识[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3 R.A.W.罗茨;新的治理[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05期
4 俞可平;;公正与善政[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包先康;朱士群;;乡村社会资本:村民小组治理的“社会植被”[J];人文杂志;2009年02期
6 陈根发;;宽容是什么[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强昌文;;政治协商的内在机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2 张家喜;;我国虚拟财富市场泡沫化倾向的内在机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刘振磊;;民意诉求与社会治理方式的冲突与调适[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芦晓春;李兴佐;张平;简小鹰;;社会资本的构成差异对农村社区经济的影响——以发展程度不同的两个农村社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5 王瑞妮;;协同治理模式下的大学生村官需求表达机制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6 杜艳萍;王奎武;曾朝辉;;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7 戴兆国;孟子与亚里士多德德性理论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罗凌云;;想象的想象:绝壁图存的知识分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9 成瑞;;普世伦理可能吗——从恩格斯的道德论述出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10 谢祥;;经济全球化对培育中国公民社会的积极作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强;;道德资源整合与网络道德建设[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朱兆英;;公民社会与和谐社会构建[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国富;;官僚制的危机与变革——一个法经济学的解释[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陈柳钦;;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谭英俊;;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洪佳;;合作型信任——构建网络治理模式的路径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柳坤;;官僚制的价值:中国行政改革中的理性构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田文利;;论国家伦理是警察伦理存在的正当性基础[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彭宗超;李m:;;预算参与:地方预算改革的合法性危机及转换[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琅琅;;信息哲学视域下的网络伦理建构[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8 郭强;论马克思“社会—国家”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9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孟昊;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法律分析[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薇;传统德育的历史局限及转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蔡明;中国海事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林鹤;戴维·佩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丁鸣;论人类发展的生态文明向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迪;试论当代中国信仰问题及危机的消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石小娇;救赎之道:马尔库塞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毕畅;发展权视角下的林农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9 赵晓;海洋开发对沿海城市全球化的影响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邢艳;网络公共领域建构:障碍与路径[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思斌;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社会关系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2 郑也夫;信任的简化功能[J];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3 俞可平;治理和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09期
4 翟学伟;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也论关系强度与农民工的求职策略[J];社会学研究;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国杰;《人生宝典》的伦理意蕴[J];中国图书评论;2002年04期
2 陈瑛;;科学发展的伦理意蕴——读《发展伦理探究》[J];道德与文明;2011年04期
3 王文鹏;;“和”的伦理意蕴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4 曾建平;黄以胜;;“消费—生态”悖论的伦理意蕴[J];中州学刊;2013年07期
5 陈庆超;;“良好秩序”社会的选择与伦理意蕴[J];唐都学刊;2014年01期
6 刘国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意蕴的探究[J];当代经济;2008年01期
7 高扬;袁祖社;;“人本发展观”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伦理意蕴[J];唐都学刊;2011年02期
8 禹芳琴;;试论生产关系视角下货币的伦理意蕴[J];伦理学研究;2012年02期
9 郭广银;;十八大报告的伦理意蕴[J];道德与文明;2013年01期
10 杨套华;;傈僳族刀杆节伦理意蕴研究概述[J];金田(励志);2012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陈爱华;科学发展观的伦理意蕴[N];铜川日报;2005年
2 温州大学法政学院 孙金波;探究环境“保守治疗法”的伦理意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陈爱华;科学发展观的伦理意蕴[N];光明日报;2005年
4 雷绍业;《安全生产法》的伦理意蕴[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金标;湘西苗族巫傩文化的伦理意蕴探析[D];吉首大学;2012年
2 蒋艳平;法治的伦理意蕴[D];重庆大学;2007年
3 冯兵;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制度伦理意蕴[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141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014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