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概念谱系中的叙事伦理

发布时间:2018-06-24 02:30

  本文选题:叙事 + 伦理 ; 参考:《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摘要】:叙事伦理无论作为批评方法还是研究范式仍然存在诸多误区,基础性误区在于概念的模糊。从概念谱系角度对叙事伦理所关联的核心概念叙事、伦理、叙事伦理展开梳理,可以为叙事伦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确切的概念体系以及必要的知识学背景。
[Abstract]:Narrative ethics, as a critical method or research paradigm, still has many misunderstandings, the basic misconception lies in the ambiguity of the concep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 genealogy, the author sorts out the core concept narration, ethics and narrative ethics related to narrative ethics, which can provide a definite conceptual system and necessary knowledge background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narrative ethics.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性语境中的叙事伦理研究》,项目编号:08CZW003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国现代小说美学发生学研究》,项目编号:2011-JD-026
【分类号】:B82-0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申丹;论西方叙事理论中“故事”与“话语”的区分[J];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鲍金;休谟问题及休谟的解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唐青才;朱德全;;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6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7 李占伟;;视觉霸权反思与多重审美感知重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8 赵天宝;;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9 林颐;;“自我”的两个维度——读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10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业进;莫志宏;;论社会科学的事实[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刘业进;莫志宏;;从集中控制到框架条件管理——城市规划的演化理论视角[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3 刘长军;;财产理论与建构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4 程光炜;;一个被重构的“西方”——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看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5 廖全京;;存在之镜与幻想之镜——读阿来长篇小说《尘埃落定》[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6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7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刘仁贵;;再论伦理与道德的关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田海平;;宪政伦理的问题意识与政治担当[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何敬;审计期望差距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明珠;米兰·昆德拉小说叙事形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闻莺;当前我国体育新闻伦理学术研究的现状与思考[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范园园;我国行政程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9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有顺;;对人心世界的警觉——《尴尬风流》及其叙事伦理[J];小说评论;2006年03期

2 张劲松;;电影《色·戒》中的叙事伦理分析[J];电影评介;2008年24期

3 梁艳芳;;守护人心温暖的品质——蒋韵《心爱的树》的叙事伦理意义[J];名作欣赏;2008年24期

4 杨红旗;;叙事伦理与文艺学的知识生成[J];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06期

5 张冬;李小倩;;《城与市》的叙事伦理[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唐伟胜;;叙事伦理:故事、话语与阅读[J];叙事(中国版);2010年00期

7 何小丽;;论小说叙事伦理的兴起[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8 杜素娟;;从作者的伦理身份看叙事伦理的生成——兼论近年来中篇小说创作[J];扬子江评论;2010年03期

9 刘起林;;“戏说历史”的颠覆类型与叙事伦理[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10 徐国彪;;现实灾难的审美类型与叙事伦理[J];中华文化论坛;2010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傅强;以情感为主线的叙事伦理[N];文艺报;2011年

2 吴玉杰;新世纪中短篇小说的叙事伦理[N];光明日报;2008年

3 耿立;深入精神的内部[N];文艺报;2006年

4 刘起林;“戏说历史”的叙事偏差[N];人民日报;2009年

5 张光芒;人品不好=运气不好?[N];中国艺术报;2012年

6 王本朝 肖太云;物质时代的情感救赎[N];文学报;2013年

7 张友文;祛除暴力美学 守住伦理底线[N];文艺报;2014年

8 张清华;如何构筑民族记忆[N];文艺报;2011年

9 龚举善;消费时代报告文学的叙事伦理[N];文艺报;2005年

10 范咏戈;“赋到沧桑句便工”[N];文艺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谢有顺;中国小说叙事伦理的现代转向[D];复旦大学;2010年

2 曹金合;叙事形式的伦理意味[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梁艳芳;创伤记忆:自述、代述与混合叙述[D];上海大学;2009年

4 杨庆东;自由意志的追寻[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晓燕;叙事伦理批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欣;叙事伦理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3 段梦琪;《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伦理[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刘滢;当代文学中的两种女性叙事伦理形态[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静;刘小枫叙事伦理学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春玉;东西小说的叙事伦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侯芳;方方小说的叙事伦理与道德重建[D];西南大学;2007年

8 曹刚;李锐“吕梁山系列”小说的叙事伦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罗晨;《金色的耶路撒冷》之叙事伦理[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郑锦菁;费伦叙事伦理观透视下的《时间箭》[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595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0595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7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