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伦理与政治之间——徐复观对孟子伦理思想的政治哲学阐释

发布时间:2018-06-25 03:48

  本文选题:徐复观 + 孟子 ; 参考:《现代哲学》2016年06期


【摘要】:在徐复观先生看来,孟子的性善论为确立和谐、有序的政治秩序奠定了坚实的人性论基础,为儒家的仁政或德治提供了形上根据,同时也可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根据。孟子的仁义内在说对政治生活有重大影响。孟子的孝悌之道重视人格尊严,不但没有维护专制政治,反而与专制政治相对立。此外,孝悌之道及建基在其上的家庭还可促成进一层的个体与群体得到谐和的民主政治。
[Abstract]:According to Mr. Xu Fuguan, Mencius' theory of goodness of nature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harmonious and orderly political order, provided a metaphysical basis for the Confucian benevolent government or the rule of virtue, and could also be used as the basis of modern democratic politics. Mencius' inner theory of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political life. Mencius' filial piety and filial piety attach importance to human dignity, not only do not maintain autocratic politics, but are opposed to autocratic politics. In addition, filial piety and the family based on it can promote harmonious democracy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groups.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现代新儒家孟子学研究”(15CZX028) 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先秦儒家德性伦理研究”(HB15ZX022) 保定市社科基金项目青年课题“西学视域下的儒家伦理研究”(2016Q02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凯;;徐复观的两汉知识分子论[J];江汉论坛;2011年12期

2 黄熹;略论徐复观“心的文化”[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01期

3 刘建伟;徐复观的中西文化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李进超;略述徐复观文化哲学之基点[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文君;试析徐复观对“现代文化性格”的反思[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谢永鑫;徐复观的工夫理论[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3期

7 郑秋月;柴文华;;文化的哲学维度——徐复观文化哲学要点论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刘桂荣;;“形而中学”的意涵——徐复观消解“形而上学”的美学诠释[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9 邓文金;;徐复观文化观探析[J];闽台文化交流;2008年03期

10 陈才生;;从“性情之正”到“文”、“道”之争——徐复观文艺思想再探[J];殷都学刊;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邓文金;;试析徐复观对“现代文化性格”的反思[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守雪;性情充溢的思想家 徐复观[N];社会科学报;2003年

2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尹旦萍;徐复观思想的多维展开[N];社会科学报;2004年

3 贺照田(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徐复观的晚年定论及其思想意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4 记者 陈熹邋通讯员 喻少柏;徐复观文物落户省博[N];湖北日报;2008年

5 何卓恩;徐复观:不甘心只做一个儒家[N];中华读书报;2014年

6 复旦大学哲学系 施忠连;徐复观 需要重新解读的思想家[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7 郭梦霞;中国重认徐复观[N];中国邮政报;2004年

8 记者 晓方 通讯员 洪恩;越过乡愁烛照传统[N];湖北日报;2003年

9 陈克艰;思想与时代[N];中华读书报;2002年

10 姚玉港(北京大学);思想史:无知之幕的前台后台[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晚林;徐复观艺术诠释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张宏;徐复观中国古典美学研究论评[D];山东大学;2007年

3 刘毅青;徐复观解释学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耿波;自由之远与艺术世界的价值根源——徐复观艺术思想的扩展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郭荣丽;文化理念的构建与落实[D];黑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洋;徐复观知识分子思想研究[D];湖北大学;2013年

2 李冉;徐复观融善之美艺术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杨彦茹;徐复观儒家民主自由思想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4 唐文;徐复观政治哲学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5 夏涛;徐复观艺术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郭俊超;心的文化—徐复观对中国文化性格的现代疏释[D];厦门大学;2009年

7 肖辉;徐复观对“中国艺术精神”的追寻[D];中南大学;2009年

8 李悦;论徐复观的中国思想史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9 钟芳华;徐复观文化哲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邵华;徐复观思想史诠释方法述论[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64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064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4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