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背景下公共领域的隐私问题
本文选题:信息 + 隐私 ; 参考:《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年01期
【摘要】: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出现了一些与传统隐私问题有别的新问题。新的隐私问题主要涉及共享的、原本不敏感的、公开的个人信息,这种存在于公共领域的隐私不属于传统的隐私理论的研究对象,也往往是受传统隐私理论之影响的法律保护的盲区。当代中国在走向信息化的进程中,公共领域的信息隐私问题日渐突出。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应当努力提升公民的隐私意识,强化公共领域信息隐私的观念;借鉴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确立公共领域信息隐私问题的分析框架及其伦理支撑;尽快完善和加强对公共领域信息隐私的法律保护。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re are some new problems with traditional privacy issues. The new privacy issues mainly involve shared, previously insensitive, and open personal information, which is not part of the traditional privacy theory in the public domain. Also is often affected by the traditional privacy theory of the blind zone of legal protection. In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problem of information privacy in the public domai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enhance citizens' privacy consciousness, strengthen the concept of information privacy in public domain, draw lessons from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western scholars, and establish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ethical support of information privacy in public domain. Improve and strengthen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information privacy in the public domain as soon as possible.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隐私伦理研究”(批准号10BZX062)
【分类号】:B8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三通;;政府信息公开的影响因子研究[J];湖湘论坛;2011年05期
2 吕耀怀;;当代西方对公共领域隐私问题的研究及其启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王福益;;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集体主义”的研究综述[J];天府新论;2011年03期
4 吕耀怀;;隐私权保护的道德理由[J];学习与探索;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晓勇;;数据挖掘中的信息伦理冲突问题[J];长沙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2 吕耀怀;熊节春;;我国隐私权保护问题的伦理辩护[J];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3 吕耀怀;熊节春;;信息隐私界定的BIT模式[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年06期
4 吕耀怀;;公民的政治参与:自治与隐私[J];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5 吕耀怀;;信息隐私问题的伦理考量[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年06期
6 吕耀怀;;当代西方对公共领域隐私问题的研究及其启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吕耀怀;;论政治组织的隐私利益及其正当性边界[J];思想战线;2012年05期
8 吕耀怀;;论国家官员的隐私及其伦理限度[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9 吕耀怀;刘志峰;;基于共享信息的隐私伦理问题[J];天府新论;2013年03期
10 王晴;;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政府信息公开研究述评(1998-2012)[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晓权;刑事证据制度的伦理审视[D];中南大学;2012年
2 刘星;脑成像技术的伦理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丽;虚拟社区暴露隐私现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陈夏;大学生的集体意识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蒋立辉;卫生信息公开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游善生;采矿权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周静;我国公民隐私权宪法保障制度的理论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李梅;媒体伦理的隐私权[D];西南大学;2013年
7 陈冬进;行政记录在政府统计中的使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笙;关于集体主义与集体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58年01期
2 吴潜涛;价值观多样化势态与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导向[J];道德与文明;1999年04期
3 王岩;试论集体主义的基本价值规范[J];道德与文明;2004年03期
4 唐凯麟;集体主义和社会公正论纲[J];道德与文明;2004年04期
5 张博颖;集体主义:面临困境还是机遇[J];道德与文明;2005年02期
6 聂文军;张群颖;;论集体主义道德的补偿规范与现实的利益补偿制度[J];道德与文明;2006年01期
7 毛鸿铨;赋予集体主义新的时代内容[J];党政论坛;1995年09期
8 周汉华;;地方信息公开规定法律问题探讨——写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一周年之际[J];电子政务;2009年04期
9 李义丰;;新时期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困境及出路[J];高教探索;2010年06期
10 葛晨虹;要不要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导向[J];高校理论战线;199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滔;;公德观念的历史源流与现代内涵[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李娜;;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中的道德诉求[J];商品与质量;2011年S2期
3 邵士庆;;论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的公共价值维度的生成——一种个人社会结构位置转型的视角[J];理论与改革;2006年01期
4 张国钧;;中国当前公共领域里道德-法律关系的一个侧面[J];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04期
5 徐海峰;试论公共道德存在的价值基础[J];理论界;2003年02期
6 张军;;浅析社会转型时期公共伦理之建设[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汪丁丁;;教养很重要[J];小康;2008年04期
8 丁大同;社会与国家对人伦生活生成的影响[J];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9 罗敏;刘良恒;;哈贝马斯商谈伦理的运用分析[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曹卫东;从“公私分明”到“大公无私”[J];读书;199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龚群;;论公共领域与公德[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2 赵健全;;从伦理—道德分殊看科学发展观的构建[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3 廖加林;;公私观念与公德、私德[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4 龙静云;;民间组织在现代公民社会中的道德整合功能[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5 柯学民;;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伦理困境与对策分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黄显中;公德与私德[N];光明日报;2003年
2 邓安庆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守国之度 在饰四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沈士光;应重视和解决社会伦理紧张问题[N];学习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廖加林;现代视域下公共道德基础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余维武;冲突与和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何芳明;新闻正义论[D];中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萍;现代公德构建何以可能[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瑞琳;手机传播中隐私侵扰的伦理审视[D];东北大学;2010年
3 周光余;社会公共领域中道德现象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仇珊华;公民公共责任的伦理之维[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苗彦恺;朱熹与黑格尔伦理思想之比较[D];西北大学;2006年
6 李晓蓉;当代公民教育的伦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蒋风冰;深生态运动的阿伦特方案[D];浙江大学;2007年
8 龚晓s,
本文编号:20834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083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