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社会潜规则的伦理反思

发布时间:2018-07-18 12:09
【摘要】:社会潜规则是利益攸关者以实际权力大小或资源占有多少为衡量,以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的私下认可通行、彼此心照不宣的游戏规则,同国家所制定或社会所认可的正式规则相违背。它弱化公民道德修养与法律素质,消减正式规则的公信力,破坏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社会潜规则的基本问题是伦理问题,传统伦理的缺陷,权力伦理的缺失,制度伦理的缺位,是社会潜规则产生的伦理根源。在伦理层面反思社会潜规则,构建治理社会潜规则的伦理策略要以"正名原则"充实传统伦理,以"责任伦理"嵌入权力伦理,以"制度正义"贯穿制度伦理。
[Abstract]:Social hidden rules are the rules of the game in which stakeholders are tacitly understood and accepted by stakeholders to maximize the interests of both parties, as measured by the actual size of power or the amount of resources they possess. Contrary to the formal rules established by the state or accepted by society. It weakens the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quality of citizens, reduces the credibility of formal rules, and destroys the civilized and harmonious social environment. The basic problem of social latent rules is ethics, the defects of traditional ethics, the absence of power ethics and the absence of institutional ethics, which are the ethical roots of social latent rules. To reflect on the social latent rules on the ethical level and to construct the ethical strategy of governing the social latent rules, we should enrich the traditional ethics with the "correct name principle", embed the power ethics with the "responsibility ethics" and run through the institutional ethics with "institutional justice".
【作者单位】: 赣南师范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社会潜规则影响下青少年道德成长问题研究”(11YJC710003),负责人程东旺
【分类号】:B8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云龙;审视言必称“黑”的危险语境[J];传媒;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明;;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纠纷解决机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方潇;;革命话语下的理性思维——董必武法学教育思想刍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3 闫超;;公共政策执行偏差问题的执行主体因素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4 贾红莲;陈振华;;儒家理想人格及其现代转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向俊杰;;农民的进城务工经历与其对村委会满意度的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6 林婷;权威与秩序——对于中间组织缺失与整合之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方敏;;现代性的历史进程、内涵和实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宋贻强,杜月秋;司法职业共同体界说[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赵玉丽;;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李宇青;温新荣;;试论人的现代化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长隽;胡劲松;;论大学章程制定主体[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湛中乐;高俊杰;;论大学章程在现代大学法人制度中的地位[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3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贺涌;;对韦伯关于资本主义以前西方经济史的一个概述[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周俊俊;;“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6 秦越存;;现代性伦理危机与西方共同体主义的困境[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刘梅珍;;哈姆雷特形象的伦理视角审视[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何东霞;;法经济学——一个法律的经济效率视角[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龙永干;;蜕变的努力与“革命”的焦虑——鲁迅“左联”生存论[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秦越存;;解决现代西方伦理危机的实践哲学进路[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8 江依妮;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邝小军;科技工作者社会分层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小芳;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低效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崔哲雄;我国高级篮球裁判员培养和考核体系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明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社会资本培育中的政府行为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凯;由人格化到体制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毛佳怡;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制度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吴玄;马基雅维利与威尼斯城市共和国宪政[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唐闰杰;实用刑事推定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平;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利益的分化与整合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俊君;论权力滥用的伦理惩罚[J];伦理学研究;2003年03期

2 颜青山;残疾人事业的伦理学辩护及其限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5期

3 邓子纲;贺志敏;;企业绩效管理战略的伦理审视[J];企业家天地;2006年12期

4 樊浩;;耻感与道德体系[J];道德与文明;2007年02期

5 任裕海;;跨文化能力的伦理维度[J];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6 胡相峰;陈延斌;;略论传统节俭思想的现代伦理价值[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7 彭红;;我国现代慈善事业滞后的伦理剖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11期

8 李伦;唐凯麟教授等出席第二届新西兰生命伦理学会议[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2期

9 刘洁;;生态危机的社会伦理根源[J];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06期

10 张春美;;文化视域中的基因伦理[J];学术月刊;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樊浩;;耻感的道德哲学意义[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占霞;社会公益行为的伦理审视[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陈莲芳;行政伦理视域下非直接利益冲突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3 冯景秋;核技术风险的伦理反思[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王君;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伦理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318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1318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f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