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社会的伦理风险及其化解机制
[Abstract]:The distinction between modern society and traditional society is multi-level and all-round. From the angle of social relations,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is the acquaintance society, the modern society is the stranger society, the stranger has become the universal phenomenon of the modern society. As Simmel put it: "Strangers are an organic part of a group, and the unified life of a group includes the special conditionality of this element." The society of strangers is most obvious in the city, where people walk through the city, though they are in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陌生人社会秩序的价值基础”(12BSH00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君平;;罗尔斯正义论体系的三元结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陈义平;论康德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韩德强;;禁止活体角膜移植的学理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周育国;石曲;;公共理性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唐慧玲;;政治哲学视野下的罗尔斯差别原则[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陈治国;论罗尔斯正义观的三个理论向度及其表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7 陈克军;;合同债权性质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沈学习;张清湘;;生命价值的回归·历史文明的反讽[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李琪;;试论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8期
10 余吉生;论网络时代高校毕业生思想工作的着眼点[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段从学;;《同情》:一种被忽略的现代性体验[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2 刘虹利;孟繁华;;感悟与发现——李一清的“乡村中国”[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汪冬冬;黄鹏;;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视角下的社会危机与安全思想——对齐格蒙特·鲍曼思想的解读[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刘阳;;隐私话语的诞生与大众传媒业——一种知识考古学的路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姚磐;;浅谈我国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赵淼;;权力、传统与村落治理——一个少数民族村落的政治图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7 叶国平;;罗尔斯程序正义思想研究——以《正义论》为中心[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陈文娟;;共和主义自由与帝国的悖论[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贾玉娇;;社会建设:双向运动中的中国利益格局重建[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习裕军;宋国春;;社会生态视阈中的中国社会管理创新——对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与基本内容的政治社会学分析[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伍学进;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士兵;;“陌生人社会”的个体选择[J];中华儿女;2011年20期
2 冯欢;;契约精神是陌生人社会的通行证[J];中外文摘;2012年05期
3 王文秀;;陌生人伦理与学校德育重建研究综述[J];教育导刊;2014年02期
4 张颖;;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英国留学所感[J];新东方英语(大学版);2010年11期
5 黄亚青;;浅论中国传统思想对建立陌生人社会伦理规则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09年28期
6 任学丽;;转型社会伦理秩序的重构——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J];长白学刊;2013年05期
7 村景;;陌生人社会[J];文苑;2014年02期
8 白胜晖;;中国“陌生人社会”的一个缩影——记者走访“小悦悦悲剧”发生地[J];报刊荟萃;2012年02期
9 冯欢;;契约精神是陌生人社会的通行证[J];领导文萃;2012年15期
10 板子;;我们都是陌生人[J];祝你幸福(午后);2011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孙琳 刘少杰 翟学伟;“陌生人社会”中的制度化生存[N];四川日报;2006年
2 王捷 (湖南);陌生人社会不是无情社会[N];嘉兴日报;2011年
3 九三学社社员 袁夫石;“陌生人社会”如何重建信任[N];人民政协报;2011年
4 杨燕明;陌生人社会并非冷漠无情[N];浙江日报;2011年
5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 刘安;积极构建陌生人社会的运行秩序[N];北京日报;2012年
6 首都师范大学 张岩;陌生人社会运行之“双翼”[N];北京日报;2012年
7 庄朝惠;系统信任是陌生人之间的信任[N];潮州日报;2012年
8 傅淞巍;渡过“陌生人社会”深水区[N];辽宁日报;2013年
9 尹卫国;邻居节叩开“陌生人社会”大门[N];中国社会报;2013年
10 柳五 媒体人;努力适应陌生人社会的规则[N];东莞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季兴猛;我国陌生人社会形成过程中的私权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2 徐彩莲;道德责任的回归—陌生人社会的价值呼唤[D];苏州大学;2013年
3 陈静;闪玩:陌生人的一场互动游戏[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4 周师师;“陌生人”的桥梁梦—李安电影解读[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2010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201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