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关注人的发展:马克思科技伦理思想及当代中国现实考察

发布时间:2018-09-18 08:27
【摘要】:马克思的科技伦理思想始终着眼于人的发展。马克思认为,科技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科技是生产力,实质上与道德一致;科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成为异化的力量。马克思的科技伦理思想对于我们走出当今社会的三大科技伦理困境,构建中国特色的科技伦理观有重要意义。
[Abstract]:Marx's eth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always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Marx holds tha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 special practical activity, which is the object of human essential pow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productivity, which is essentially consistent with moralit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force of alienation under the capitalist system. Marx's eth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s to get out of the three major ethical dilemma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o construct the view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thic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理性批判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兼论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09BZX007)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马克思科技伦理思想及现代价值研究”(2010D036)
【分类号】:B82-057;A8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叔子;是“育人” 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2 操菊华,康存辉;对科学主义的再认识——兼论中西方科学主义[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02期

3 胡东原;李冲;;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伦理思想及其理论主要来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翠芳;科技异化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丁龙;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秀华;;工业社会休闲异化批判[J];黄海学术论坛;2010年01期

2 陈奇佳;;21世纪以来艺术生产论在中国的新拓展[J];黄海学术论坛;2011年02期

3 吴文新;;试论社会主义与休闲的历史关联[J];黄海学术论坛;2011年02期

4 王征;;审美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毛华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价值论思考——兼论社会规律的客观性[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贾丽;;民事诉讼视野内的妇女合法权益保护[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张玉;;浅谈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从教师自身素养的角度出发[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郭晓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王永峰;;从生产力理论看人与自然和谐的条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曾银慧;;无奈的选择与启示——也谈邓小平的“摸着石头过河”[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甫金;略论科技异化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汤文曙;;马克思历史观的主体视角及其当代价值[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邱少明;;马克思“科学是生产力”思想透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7年02期

4 罗岗;;数字鸿沟与网络不平衡发展[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李士伟;;教育投入:4%目标何日实现?——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沈士团[J];教育与职业;2006年10期

6 黄瑞雄;大卫·格里芬对科学与人文的整合[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年03期

7 郭冲辰,陈凡;技术异化的价值观审视[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01期

8 彭纳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技术学的典范[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06期

9 李侠;后现代主义科学观:一段我们必须经历的历史[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05期

10 李桂花;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异化思想[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玉健;;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岩佐茂的生态伦理观——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现实应用与发展[J];天府新论;2010年06期

2 薛桂波;;从“现实的人”到“以人为本”——从马克思的自然观解析“以人为本”的生态维度[J];齐鲁学刊;2011年04期

3 罗红梅;;异化理论与科学发展观[J];理论界;2006年02期

4 庄友刚;风险社会中的科技伦理:问题与出路[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06期

5 刘文婷;李艳濵;;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理论与我国的科学发展观战略[J];理论界;2010年05期

6 黎帅锋;梁晓芳;;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思想探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薛德震;“以人为本”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J];当代思潮;2004年06期

8 隋保禄;;对“以人为本”的多维透视[J];枣庄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赖晓鹏;姬晓慧;;透析人的主体性[J];法制与社会;2009年06期

10 韩爱叶;;科学发展观:科学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岩;;马克思《资本论》中科学发展观探讨[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徐春;;科学发展观内蕴人的全面发展[A];人的基本理论研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基本观点研究”子课题研究[C];2007年

3 韩金华;;树立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基于《资本论》的视角[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华建;;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六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董瑞华;;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与上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6 杨立英;;发展经济学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7 周金凤;;论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途径[A];探索·创新·发展——聊城市“加快建设强市名城 我们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理论研讨文集[C];2007年

8 周甄武;;论毛泽东“保护生产力”命题的时代蕴意[A];毛泽东研究总第2辑2007年第1辑[C];2007年

9 邵运川;;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及现实意义[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04年学术年会“资本论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10 李立;;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04年学术年会“资本论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同煤集团小峪煤矿 田玉平;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企业党建工作[N];朔州日报;2007年

2 邓守义;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N];太原日报;2006年

3 记者 成尚;浙江民营企业家:科学发展观让私企超常发展[N];商务时报;2007年

4 刘志杰 作者单位:调兵山市热力处;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N];铁岭日报;2007年

5 楚雄州社会科学研究所 罗国蕊;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看科学发展观[N];楚雄日报(汉);2008年

6 郭文慧;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N];朔州日报;2005年

7 记者 肖跃华 肖一沙;武警部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座谈会在京隆重召开[N];人民武警;2007年

8 对话人 省社科院研究员 董鸿扬 黑龙江日报记者 王小平;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N];黑龙江日报;2007年

9 记者 李伟;我省举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宣讲报告会[N];四川日报;2008年

10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孙亮;金融危机“捧热”《资本论》“火”了马克思[N];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玉梅;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王钟伟;科技革命与国家的作用[D];山东大学;2005年

3 吴长春;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人才强国战略[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敬辉;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5 徐辉;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6 乔恒;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马彩华;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公众参与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8 陈翠芳;科技异化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7年

9 张兰初;邓小平以生产力为基础的发展观[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张艳玲;论“以人为本”[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江;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念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2 贾兴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3 宋强玲;马克思自然观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汪涛;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梁云;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同一和分离[D];复旦大学;2008年

6 刘儒;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维度及其当代价值[D];郑州大学;2004年

7 邢宝学;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的现代阐释及其意义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先娜;技术理性的哲学探析[D];新疆大学;2008年

9 梅爽;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常红;生产力与科学发展观[D];黑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473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2473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e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