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伦理的形而上学反思
[Abstract]:The disadvantage of "anthropocentrism" lies in the feverish worship of one's own ability and the excessive pursuit of desire satisfaction since the Renaissance, which led to the occurrence of ecological crisis. " The drawback of non-anthropocentrism lies in the fact that the existence of material is regarded as the essence of human being, thus canceling the subject status of human being. In the process of emphasizing the intrinsic value of nature, it confuses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value judgment" and "fact judgment". The metaphysical basis of ecological ethics lies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ncept of "moral man" in the original sense of "Tao is the ancestor of all things" and "morality is the nature of education". Only by establishing "harmoniou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ith "moral man" as the main body can we realize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湖北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B82-05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3 梁辉成;;化育万物谓之德——谈《庄子》的“德”[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赵妙法;Metaethics(后伦理学)与Metaphysics(后物理学)——粗议中西哲学之异同及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刘静芳;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从冯友兰到张岱年[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6 刘伟;苏新连;;安妮·普鲁的小说《老谋深算》的生态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7 钱善刚;;道:假设抑或承诺——胡适《淮南子》研究初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刘刚;;诠释论视阈中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观[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石约翰;封建、郡县与中国历史传统[J];安徽史学;2002年03期
10 张路;解光云;;析论早期基督教“博爱”思想产生的背景[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代峰;;论康德的尊严观[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曾建平;丁玲;;环境人权:伦理学维度的审视[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杨通进;;人对动物负有何种道德义务[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丁润生;;阴阳对待和合是华夏辩证思维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兼谈对立统一规律无助于建构和谐社会[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5 林毅夫;;二十一世纪全球多极增长格局中的中国经济发展和文化复兴[A];北京论坛(2011)主旨报告集[C];2011年
6 李毅红;;公德教育与北京的世界城市建设——以公共图书馆建设为例[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李润珍;武杰;;跨学科视野下的工程伦理[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李敏;;环境美德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的德性伦理建构[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9 钱喜阳;;论实用对内在价值的超越——实用主义的环境伦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10 徐卫红;;嘉庚精神与传统道德[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郭芳;自然体育分类体系构建及其生态化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8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10 李炼;张君劢的伦理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2 安杨;我国宠物福利法律保障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郑璇;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规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赵青梅;和谐社会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自我调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文静;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理论及对我国生态社会建设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雷丹;中国佛教与道教人生哲学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解秋凤;东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李卫玲;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雪慧;经济人与道德人的整合[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田文富;;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生态伦理价值及启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倪洪涛;;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兼评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J];教育前沿;2006年04期
4 雷永伟;;浅析人类中心主义的现代观念[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齐慧丽;;构建科学的生态伦理观[J];齐鲁学刊;2006年03期
6 杨卫军;;可持续发展伦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J];晋阳学刊;2008年03期
7 林龙飞;黄光辉;;论非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夏嘉捚;;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辩证[J];法制与社会;2009年14期
9 赵亚伟;;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焦点之辨析[J];理论界;2010年05期
10 罗亚玲;;环境伦理学与非人类中心主义[J];学术月刊;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亚玲;;环境伦理学与非人类中心主义[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2 徐嘉;;简论儒家生态伦理及其现代价值[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姜t,
本文编号:2360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360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