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儒家伦理中的孝、廉及其相互关系
[Abstract]:The Confucian ethics theory about filial piety, honesty and their relationship has important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lean government in China. Therefore,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and et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ilial piety" and "honesty" in Confucian ethics, and points out that "filial piety" and "honesty" belong to the concepts of family ethics in the private sphere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in the public domain respectively. Secondly, it discusses the way of the Confucian ethics to extend the "filial piety" in the private sphere to the "honesty" in the public sphere. It points out that Confucian ethics makes filial piety the ethical foundation of "honesty" by deepening the ethical depth of "filial piety" and expanding the ethical breadth of "filial piety". Finally, this paper makes an ethical evaluation on the Confucian ethics about "filial piety", "honesty" and their mutual relationship, and points out the enlightenment of Confucian ethic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clean and honest governm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It also analyzes the improper practices that should be prevented when drawing lessons from this ethical thought.
【作者单位】: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
【分类号】:B823.1;D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才刚;;明儒李材的修身学说与当代人的修身[J];船山学刊;2008年04期
2 庄穆;儒家伦理是社会主义道德伦理体系的必要补充[J];岭南学刊;1994年05期
3 张慧彬 ,张磊;儒家伦理观念与市场经济[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4 余博;试论儒家伦理在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5 唐凯麟,罗能生;冲突、契合、互补优化──论儒家伦理与现代市场经济[J];孔子研究;2000年02期
6 安宝珍;儒家“孝”文化的现代转化[J];晋阳学刊;2001年01期
7 邵龙宝;儒家伦理的层面剖析与伦理道德观的积极因素[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8 ;“儒家伦理与公民道德建设学术研讨会”贺辞[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巴丽云;传统“孝”的伦理与现代社会[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姚电,刘天杰;论网络时代儒家伦理面临的挑战[J];宜春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吾敬东;;古代中国人关于多样或差异性问题的认识[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万俊人;;回应韦伯:关于儒家伦理的方法论解释[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3 东方朔;;非现代性的儒家伦理:一种意义的重新审查[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4 高汉声;;传统“孝”文化有建设现代道德情操基石的合理内核[A];探索中国特色养老之路——江苏2003·健康老龄化和养老模式文选[C];2003年
5 章益国;;比附与迷思:韦伯命题与儒家资本主义学说——对“儒家伦理促进现代化”论断的一个反思[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6 吾淳;;宋代:儒家伦理的普遍化何以可能[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吾敬东;;汉唐时期儒家伦理落实的种种问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8 王云萍;;公共行政伦理的规范性基础与儒家美德伦理[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9 马君斌;;浅谈“孝道”的源流及现状[A];江苏老龄科研文集[C];2003年
10 东方朔;;德性论与儒家伦理[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迎春 沧浪;孝的辨析[N];吉林日报;2004年
2 胡平;儒家伦理与商业文化[N];经济日报;2002年
3 北京大学教授 哲学家 “北京大学儒商文化研究中心”成员 汤一介;儒家伦理:赚钱是为社会福祉和自我精神境界的提高[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4 王勤;儒家伦理的历史命运[N];学习时报;2000年
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儒家伦理思想对藏族伦理思想的影响研究》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 余仕麟 课题组成员 刘俊哲 李元光 魏新春;儒家伦理思想对藏族伦理思想的影响[N];社会科学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杜悦;儒家思想闪现活力[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王钧林;儒家伦理的普世价值[N];中国文化报;2006年
8 温海明邋张凤琴;论儒家伦理思想的原点[N];光明日报;2008年
9 王兴尚;周秦伦理与当代社会[N];光明日报;2007年
10 哲学所 张天行;朴实的志向[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康宇;儒家美德与当代社会[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王竞晗;公民道德建设的德性伦理学基础[D];复旦大学;2011年
3 张大红;儒商伦理与现代中国企业家精神[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华忠;善的支撑[D];吉林大学;2012年
5 吴争春;辜鸿铭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洪连;东方儒家伦理和西方权利伦理的比较与整合[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天杰;网络时代儒家伦理对提高人的精神素质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石义清;儒家伦理文化现代化发展初探[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朱怡娜;儒家伦理视域下的现代中国家庭道德教育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李刚;健身气功与儒家伦理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6 崔雪茹;儒家伦理成为普世伦理的可能性因素及路径[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芳;莱布尼茨的和谐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春燕;道家思想方法对当代德育的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孟瑞霞;儒家伦理与新加坡家庭价值观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磊;人与网络伦理建构的主体性[D];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06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406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