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父子关系的论争与家庭伦理的当代重构
[Abstract]:Behind the contemporary controversy over paternity lies the question of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The essence of this controversy is the debate between ancient and modern which is inevitable in the process of completing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gain or loss of this issu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ossibility of the re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family ethic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ontemporary reconstruction of family ethics, we must not only deeply understand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ethics concept, but also combine with modern western culture to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tradition, and continue to push forward in real life. In this process, realize the moder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contemporary reconstruction of family ethics can be examin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how to maintain a moderate tension between traditional filial piety and modern freedom, second, how to achieve consistency between etiquette and equality; Third, how to promote family ethics, especially father-son ethics, to serve the society.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哲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研究”(项目编号:14ZDA009) 吉林省社科博士扶持项目“古希腊哲学爱欲教化及其现时代的意义研究”(项目编号:2013BS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鹤丹;;自觉于规矩——由“从心所欲,不逾矩”看孔子的自由观[J];孔子研究;2013年05期
2 罗兴刚;刘鹤丹;;从“孝”与“Eros”的比较看中西传统伦理共通之可能性[J];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01期
3 邓晓芒;;再议“亲亲相隐”的腐败倾向——评郭齐勇主编的《儒家伦理争鸣集》[J];学海;2007年01期
4 刘清平;从传统儒家走向后儒家[J];哲学动态;2004年02期
5 刘清平;美德还是腐败?——析《孟子》中有关舜的两个案例[J];哲学研究;2002年02期
6 刘清平;儒家伦理:道德理性还是血亲情理?[J];中国哲学史;1999年03期
7 张祥龙;;孝道时间性与人类学[J];中州学刊;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颖洲;李德贵;;论分权思想与近代西方宪政之建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陈宏光;;立法权概念的评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3 孙鹏;陈树森;;论意思自治——兼论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4 陈宏光;;行政权力的行政法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陈海平;;困境与进路:司法改革语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田飞龙;;中国村民自治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新思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7 金文杰;;后危机时代全球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改革及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8 汤俪瑾;;论政府诚信[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章礼强;民俗与民法[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王圣扬;论辩护律师的申请权及其法律保障[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光骏;;论当前宪政制度下的独立行使检察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种松志;;论死刑复核的法律监督[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李泽明;陈晓东;;检察官遴选制度探微[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张云平;任海新;;完善自侦工作监督制约机制的思考[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乐绍光;周彬彬;;相对不起诉权监督机制探析[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张朝霞;贾晓文;;检察内部职权配置基础与路径研究[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杨柳青;邓立;;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下完善刑事公诉权监督制约问题研究[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王煜;赵刚;;行政检察权刍议[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马剑萍;;试论我国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张黎明;杨国章;;从法秩序利益看检察权的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婧;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协作管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叶伟为;上海九段沙湿地资源的保护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于大伟;我国转基因种子市场规制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同祯;量能课税原则法律地位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王凌艳;我国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法规制的思考[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李颖;公司控制权配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陈梦冉;宪政视域下我国国家审计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朱承;;在规矩中自在——由“从心所欲,不逾距”看儒家自由观念[J];现代哲学;2008年06期
2 晁福林;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3 刘清平;美德还是腐败?——析《孟子》中有关舜的两个案例[J];哲学研究;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培志;;当代家庭伦理的理性省察[J];民族论坛;2007年09期
2 李培志;;当代家庭伦理的失范:成因与反思[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9年08期
3 杨璐瑶;;从家庭伦理角度看乡村伦理道德与社会关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02期
4 张冬玲;;论我国农村新型家庭伦理的构建[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5 彭素云;;社会转型期家庭伦理建设探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6 德庆;《家庭伦理》出版[J];道德与文明;1985年05期
7 李桂梅;中国家庭伦理文化的变化及思考[J];道德与文明;1995年04期
8 牟钟鉴;传统家庭伦理的当代价值[J];人民论坛;1998年04期
9 杨学龙;;我国传统家庭伦理的演变及其现代意义[J];文教资料;2008年01期
10 张新;;浅析古代家庭伦理的现代启示[J];青春岁月;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继栋;;社会转型时期家庭伦理观念的更新[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封海清;;论孔子家庭伦理思想的历史影响及现代意义[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3 张恒礼;;加强家庭伦理孝道教育提高社会主义道德水平[A];陕西老年学会——新教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探讨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4 吴苑华;;家庭伦理:黑格尔与马克思[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5)[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学院 暴水平;新农村家庭伦理的构建浅述[N];山西科技报;2009年
2 主持人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传刚;以家风重塑家庭伦理[N];深圳特区报;2014年
3 韩隽;新闻传播中的家庭伦理与社会和谐[N];陕西日报;2007年
4 范红娟;清明节与孝道[N];中国文化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桂梅;冲突与融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慧;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的家庭伦理思想探寻[D];兰州大学;2010年
2 彭素云;当代家庭伦理建设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裴夕;传统儒家家庭伦理及其对我国现代家庭伦理建设的启示[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于伟娜;中国现代农村家庭伦理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5 薛改辉;《礼记》家庭伦理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6 焦玉峰;家庭伦理的传承与超越[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郭颖;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乡村家庭伦理的嬗变[D];西南大学;2010年
8 李宁宁;居住空间视角下乡村家庭伦理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马兰;儒家家庭伦理思想在当代中国家庭伦理建设中的价值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黄琴;转型期中国婚姻家庭伦理的思考[D];湖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092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409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