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EOL调查问卷诊断教学过程——以《生命伦理学》为例

发布时间:2019-08-05 13:16
【摘要】: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利用EOL平台,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学生的反映,适时进行课堂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的调整和更新,对于课时少、教学内容多、全校选修课等《生命伦理学》课程特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project implementati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EOL platform.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reflectio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form are adjusted and updated at the right time.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oethics courses such as less class hours, more teaching contents and elective courses in the whole school, good teaching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作者单位】: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分类号】:B82-05;G64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玲;;生命科学与现代伦理的碰撞——记“第10期中英澳暑期哲学学院(生命伦理学)培训班”[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韩跃红;;尊重生命——生命伦理学的主旨与使命[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孙慕义;;汉语文化圈的生命伦理学批判[J];粤海风;2005年01期

4 谢志青;肖华安;;生命伦理学及其哲学前提[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5 吴易雄;;第八届世界生命伦理学大会召开[J];哲学动态;2006年10期

6 许敏;;“南京国际生命伦理学论坛暨老年生命伦理与科学会议”综述[J];哲学动态;2008年02期

7 程国斌;崔新萍;;当代中国生命伦理学研究的缺陷及其历史使命[J];新疆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8 程新宇;;跳出“道义-后果”论的藩篱——生命伦理学研究方法初探[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卢冬霜;夏永华;;论生命伦理学的双重影响原则[J];思想战线;2011年03期

10 曹秀娟;;论科学技术对身体伦理学的影响[J];商品与质量;2011年S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赵云梅;;生命伦理学对医学伦理学的挑战[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2 杨丽然;;人的尊严释义[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3 张大庆;;生命伦理学的诞生(英文)[A];全国第四届生物学哲学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5年

4 翟晓梅;;合成生物学的伦理和管治问题[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0:合成生物学的伦理问题与生物安全[C];2010年

5 王赛;;死亡道德——关于安乐死的思考以及临终关怀[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肖巍;生命伦理学的兴起与疆域[N];学习时报;2005年

2 肖巍;人口层面的生命伦理学研究[N];学习时报;2010年

3 韩跃红;尊重生命[N];光明日报;2005年

4 华中科技大学 焦洪涛 伍春艳;亚洲生命伦理学研究现状[N];社会科学报;2008年

5 记者陈静;中国生命伦理学要有本土文化底蕴的话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记者 曹继军;陈竺院士等呼吁:加强生命伦理学研究[N];光明日报;2004年

7 胡德荣;我国生命伦理学研究取得重要成果[N];中国医药报;2004年

8 记者查建国;生命伦理学研究需要法律规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斌玉;生命伦理学的元伦理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薇;生命伦理学在我国本土化发展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2 土丽艳;中美生命伦理学的比较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3 董沫含;中国生命伦理学构建中的文化融合因素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4 蒙霞;论生命伦理学视野中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广西大学;2004年

5 芦蓉晖;生命伦理学视野下的行为控制伦理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曹秀娟;身体伦理学对生命伦理学的批判与重构[D];上海大学;2011年

7 廖淋森;生命伦理学视阈下的死亡尊严[D];辽宁医学院;2012年

8 姜贵;克隆人与生命伦理学的双向反思[D];吉林大学;2006年

9 刘闯;生命伦理学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机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10 刘利;克隆技术伦理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523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523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9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