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侯活士的“品格”概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9 05:02

  本文关键词:侯活士的“品格”概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侯活士是当代北美最著名的神学思想家和基督教伦理学家之一,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倡导基督教的德性伦理,并使“品格”概念成为基督新教伦理的重要概念之一。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就是论述和澄清侯活士的“品格”概念,以期展现侯活士对当代伦理的批判,以及对德性伦理的重新构建。本文首先分析侯活士“品格”概念提出的背景,即由于对理性的过分推崇和对普遍性的追求而导致的西方伦理学界和基督教都面临的伦理的困境。基于此,侯活士提出要回到古典的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的传统进路上来,实现伦理问题的关注点由“我应该做什么选择”向“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转变;其次,考察侯活士关于“品格”的基本观点,包括其品格概念的理论基础及其基本的规定性(定义、品格与作为践行者的自我、品格与行动循环的关联、品格的历史性);在对品格的基本规定性进行阐释之后,就“如何成就品格”这个问题,侯活士认为应该在“祛己”的注视中通过叙事成就品格,这涉及到其德性伦理构建中另外两个重要概念的澄清——视界、叙事;在其“品格”概念进一步发展之后,侯活士更加强调自我被动的一面,品格的背后不仅是能动的主体,更是品格的共同体,教会就是这个品格的共同体,而共同体最重要的品格则是“圣洁”与“和平”;论文最后将论述对侯活士的“品格”的评价。理解侯活士的“品格”概念,对理解其基督教伦理思想和研究沿袭基督教传统的德性伦理分支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侯活士的以“品格”概念为起点的德性伦理思想对当代西方以及对中国基督徒的处境以及伦理构建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关键词】:品格 行动 叙事 视界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2-0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3
  • 一 研究缘起7-8
  • 二 文献综述和国内外研究现状8-13
  • 第一章 现时代的伦理困境与侯活士的思想进路13-18
  • 1.1 侯活士对当代西方伦理困境以及基督教伦理处境的反思13-16
  • 1.1.1 当代西方的伦理困境13-15
  • 1.1.2 为何要重视“基督教”这一限定词15-16
  • 1.2 “品格”何以成为侯活士基督教伦理思想的起点16-18
  • 第二章 侯活士关于“品格”的基本观点18-26
  • 2.1 侯活士品格概念的理论基础18-20
  • 2.1.1 古希腊传统——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思想18-19
  • 2.1.2 基督教传统——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伦理的神学架构19-20
  • 2.2 侯活士关于“品格”的基本规定性20-26
  • 2.2.1 侯活士“品格”的定义20-22
  • 2.2.2 品格与作为“践行者”的自我22-23
  • 2.2.3 品格与行动循环性的关联23-24
  • 2.2.4 品格的历史性24-26
  • 第三章 通过祛己的注视在叙事中成就品格26-30
  • 3.1 视界26-28
  • 3.2 叙事28-29
  • 3.3 品格、视界与叙事的关系29-30
  • 第四章 共同体的品格30-33
  • 4.1 教会作为品格的共同体30-31
  • 4.2 基督徒群体的品格31-33
  • 第五章 对侯活士“品格”概念的评价33-38
  • 5.1 对侯活士“品格”概念的批评及其回应33-37
  • 5.1.1 品格概念的内在矛盾33-34
  • 5.1.2 品格与感情34-35
  • 5.1.3 品格与责任35-37
  • 5.2 侯活士的“品格”概念对中国基督徒的借鉴意义37-38
  • 总结38-39
  • 参考文献39-40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40-41
  • 致谢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东亮;德性伦理研究的当代视野[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李兰芬;王国银;;德性伦理:人类的自我关怀[J];哲学动态;2005年12期

3 严火其;严燕;;浅谈中西方传统的德性伦理[J];道德与文明;2006年01期

4 曹霞;;追寻美德——西方德性伦理的复归与反思[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5 M.斯洛特;王旭凤;孙少伟;;以行为者为基础的德性伦理[J];世界哲学;2010年01期

6 李杨;许诺;;德性、德性伦理和德性精神刍议[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S2期

7 张佳;;试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德性伦理的建构[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年01期

8 袁琳;康艺伟;;从儒家德性伦理及其基本内涵探寻其现实意义[J];商;2013年15期

9 杨青;;论德性伦理视角下的团结[J];学理论;2013年25期

10 聂文军;;论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复杂关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陆通;;透视麦金太尔的德性伦理——从《追寻美德》谈起[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高国希;;论个人品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吕耀怀 曹志红;走向德性伦理[N];光明日报;2001年

2 康健;从德性伦理到制度伦理[N];学习时报;2000年

3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周中之;道德治理与法律治理的反思[N];光明日报;2013年

4 文/张灏;1895年,,近代文化思想的转折点[N];文汇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国银;德性伦理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2 胡yN峗;西方德性伦理传统批判[D];中南大学;2008年

3 戴兆国;孟子德性伦理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德性伦理的复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佳;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德性伦理的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邹太龙;高校德育层次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李彩肖;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思想比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5 欧舒娅;当代中国公民友善美德及其培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尤冉;侯活士的“品格”概念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7 刘青;先秦儒家与古希腊德性伦理思想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盛旭;论当代生命伦理学中的德性伦理的回归[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李蓉芬;德性伦理视域下的教育惩戒[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10 陈晓云;德性的信仰基础及其现代境遇[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侯活士的“品格”概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5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55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7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