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陌生人伦理关系视阈中的道德焦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1 04:10

  本文关键词:陌生人伦理关系视阈中的道德焦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社会从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熟人伦理已经不能有效地发挥规约作用,陌生人伦理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同时受市场经济的冲击,由此导致了人们社会行为的某种失范,引发了人们的道德焦虑。当道德焦虑保持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时,它就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引起人们对道德的沉思、激发人的道德行为;旦它突破了这个适度的范围并持久存在,就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在陌生人伦理关系中,道德焦虑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道德问题困扰着人们的生活。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有关道德焦虑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论指导,根据我国目前陌生人伦理关系背景下道德焦虑存在的现实性和严重性,从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结构的变迁、陌生人伦理的缺失、价值观念的冲突等几个方面剖析了道德焦虑的社会文化根源,进而尝试性地提出了完善公平正义的伦理制度体系、创新道德教育的途径、提升个人的道德涵养等应对道德焦虑的策略。
【关键词】:陌生人伦理关系 道德焦虑 道德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北方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2-05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2
  • 1.1 选题背景7
  • 1.2 研究现状7-10
  • 1.3 研究方法及意义10-11
  • 1.4 论文创新之处11-12
  • 第二章 陌生人伦理关系视阈中道德焦虑的内涵与效应12-19
  • 2.1 道德焦虑的内涵界定12-14
  • 2.2 道德焦虑产生的伦理关系背景分析14-16
  • 2.3 陌生人伦理关系视阈中道德焦虑的效应16-19
  • 2.3.1 道德焦虑的正面价值17-18
  • 2.3.2 道德焦虑的负面影响18-19
  • 第三章 陌生人伦理关系视阈中道德焦虑现象及成因分析19-30
  • 3.1 陌生人伦理关系视阈中的道德焦虑现象19-24
  • 3.1.1 冷漠情境中的道德焦虑19-20
  • 3.1.2 挫折遭遇中的道德焦虑20-21
  • 3.1.3 信任缺失中的道德焦虑21-23
  • 3.1.4 竞争失序中的道德焦虑23-24
  • 3.2 陌生人伦理关系视阈中道德焦虑现象的成因24-30
  • 3.2.1 市场经济的冲击24-25
  • 3.2.2 社会结构的变化25-27
  • 3.2.3 陌生人伦理的缺失27-28
  • 3.2.4 价值观念的冲突28-30
  • 第四章 陌生人伦理关系视阈中道德焦虑的应对策略30-43
  • 4.1 完善公平正义的伦理制度体系30-34
  • 4.1.1 健全公正合理的道德评价机制30-31
  • 4.1.2 推进严格规范的道德监督机制31-32
  • 4.1.3 建立科学合理的道德奖惩机制32-34
  • 4.2 创新道德教育的途径34-38
  • 4.2.1 开展以关怀感恩为基础的情感教育34-36
  • 4.2.2 推进以公共理性为重点的理性教育36-37
  • 4.2.3 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37-38
  • 4.3 提升个人的道德涵养38-43
  • 4.3.1 转变泛道德化思维方式38-40
  • 4.3.2 探寻个体德性的价值40-41
  • 4.3.3 培养知行统一的道德习惯41-43
  • 第五章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9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49-50
  • 致谢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英;永无终结的触犯[J];美术观察;2002年08期

2 周泽雄;文字工作者的道德底线[J];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07期

3 陈璧生;文明的道德底线[J];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06期

4 李甘省;我们的道德底线在哪里?[J];才智(人事人才);2004年05期

5 刘晓伟;;一个有序的社会需要有人坚守道德底线[J];杭州通讯(下半月);2007年09期

6 倪宝玲;张辉;;筑牢基本道德底线[J];理论学习;2008年05期

7 莫清秀 ,林建新;守住道德底线做个好人[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年01期

8 ;李央十二剑 金牌高度和道德底线[J];新体育;2005年11期

9 本刊编辑部;时家明;;我们的道德底线在哪里[J];Women of China(中文海外版);2007年01期

10 寒武纪;;道德标准与道德底线[J];杂文选刊(下旬版);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金焕;;中国社会道德问题与对策[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2 韦英生;;道德的本质和价值目标——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些思考[A];2012年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续)[C];2012年

3 姚祖兴;;共产党员应具备德性、党性、先进性[A];“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建设”论文汇编——2006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工作会议材料[C];2006年

4 方新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道德机制建设论要[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方建华;;筑永和乐园 促学校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毅;钢贸商的道德底线[N];现代物流报;2007年

2 胡印斌;我们时代的道德底线在哪里?[N];常州日报;2007年

3 ;构筑信仰“堤坝”才能维护道德底线[N];中国民族报;2013年

4 专栏撰稿人 姚彤;常亮黄灯于心[N];新疆日报(汉);2013年

5 柯观;“技术帝”必须守住道德底线[N];北京科技报;2013年

6 刘晶瑶;“以恶制恶”,只会拉低道德底线[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7 彭利铭;守住道德底线[N];中国艺术报;2013年

8 王捷;不让座不开车是有效捍卫道德底线[N];青岛日报;2013年

9 本报评论员;加强道德建设 培育文明风尚[N];西安日报;2013年

10 记者 王攀 赖雨晨;挑战道德底线是恶俗不是创新[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钱国君;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共识及其建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2 孙庆君;五四新文学代表作家的道德与审美书写[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尹金凤;大众媒介偶像塑造的伦理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超;缺德的消解与超越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孙慧玲;中国古代贞节观新考辨[D];黑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静;公民道德的制度规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2 陈玉珠;道德建设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作用[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林宣均;公共政策对道德建设的影响及参与路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林思雨;青少年道德冷漠现象的表现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夫刚;我国道德刑法化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李莹;社会转型期道德底线失守的表现及其原因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7 叶海琳;法律何以维护道德[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谢文燕;社会发展的道德代价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9 张磊;陌生人伦理关系视阈中的道德焦虑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10 彭巧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制度保障[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陌生人伦理关系视阈中的道德焦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90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2590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5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